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喜儿嫁给黄世仁,就是去享福,她为何宁愿逃入荒山也不嫁

现在的女孩子的价值观是,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但是,在歌剧《白毛女》里,喜儿却怎么也不愿意嫁给黄世仁。这种情况,当然不只是存在于歌剧里,当时的现实就是这样的。那么,喜儿这样的姑娘,是怎么想的呢?

喜儿嫁给黄世仁,就是去享福,她为何宁愿逃入荒山也不嫁

(喜儿舞台照)

实际上,喜儿和现在的女孩子比较起来,她是更加应该要嫁给黄世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的女孩子,实际上并不愁吃穿。只要努力一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要想发财也是容易的。她们之所以想嫁富豪,无非是想走捷径,提前过上好日子,少奋斗几年而已。

但是喜儿不一样,喜儿当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她没吃没穿,朝不保夕,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如果她同意进黄世仁府上,嫁给黄世仁。那么她的生活立刻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观。不只是她的生活会得到很大改观,他的父亲杨白劳的生活也会得到很大改观。

再说了,那个时代是旧社会。在旧社会里,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她们嫁给谁,其实都是不由她们做主的。那个年代的女人,并没有背叛爱情这种说法,并没有背叛爱情嫁入豪门是可耻的这种说法。反而,追求爱情是可耻的。

为什么说追求爱情是可耻的呢?因为女人是被要求三从四德的,被要求禁欲的。如果女人说她在追求爱情,那她就是一种淫荡的表现。

所以说,喜儿和大春之间,在礼教的社会里,其实不不被接受的。

而女孩子嫁入大户人家,给大户人家当姨太太,在那个时代,是女孩子有福气的表现,也是那时候的女孩子,梦寐以求的一种结局。

喜儿嫁给黄世仁,就是去享福,她为何宁愿逃入荒山也不嫁

(喜儿与大春)

从这个角度来说,喜儿与大春分开,嫁给黄世仁,能够获得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也应该获得喜儿这样的姑娘的认同。那么,喜儿为什么不愿意嫁给黄世仁呢?

有人可能会说,《白毛女》中并没有说过喜儿要嫁给黄世仁,只是说了,因为杨白劳还不起债,黄世仁要求穆仁智把喜儿拉去抵债。

不错,《白毛女》中确实是这样说的。黄世仁确实没有说过要纳喜儿为姨太太。但是《白毛女》中却讲了喜儿被穆仁智拉进黄府后,被黄世仁强奸了。

说黄世仁强奸喜儿。那是因为喜儿不愿意,因此才叫做强奸。如果喜儿是愿意的,就不叫强奸了。也就是说,黄世仁是非常明确地要纳喜儿为姨太太的。只要喜儿同意了,这件事儿也就搞定了。

但是,喜儿最终并没有同意,而是逃跑出来,跑到深山中去了。

喜儿为什么要跑到深山中去呢?因为她知道,普天之下都是黄世仁的地盘,都是黄世仁的人马。只要黄世仁找到了她,一定会把她重新夺回去。

其实,黄世仁找到喜儿,就一定会把喜儿夺回去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黄世仁是比较喜爱喜儿的。否则的话,他既然已经占便宜了,干嘛还要多此一举寻找喜儿呢?

喜儿嫁给黄世仁,就是去享福,她为何宁愿逃入荒山也不嫁

(喜儿与黄世仁)

所以说,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喜儿不愿意被纳为姨太太的问题。

那么喜儿为什么不愿意被纳为姨太太呢?为什么明明放着好日子不过,而要躲到深山里去呢?

其实,这里就说到了这个歌剧的主题了。《白毛女》这个歌剧,不仅仅是为了控诉地主阶级的可恶,还有一种意思,是为了表现妇女的觉醒,表现自主意识的觉醒。

伟人讲过,中国古代的女子,是受到了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大权力压迫的。

受政权压迫,就是说政府的法律制度里面,对妇女有这样的要求。喜儿被强迫卖给黄世仁后,她就应该当黄世仁的姨太太。受神权压迫,就是说,喜儿作为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她的命里面就是应该给别人当姨太太的。受族权要,就是说,在喜儿的整个家族里面,大家都是支持喜儿去当姨太太的。受夫权的压迫,又是说,喜儿一旦嫁入了黄府,她就是黄世仁的私人财产,黄世仁是有权拥有喜儿一切的。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喜儿嫁到黄府以后,并不是担当受宠爱的姨太太,而是当女奴,过一种受打受骂受辱的日子。这对喜儿来说,是充满恐惧的。她进了黄府,并不是享福,而是受难。因此,她怎么会愿意嫁入呢?

(参考资料:《女子的自立问题》《白毛女》)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