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埃及在2018年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亿,根据人口时钟网站的最新数据,今天埃及的总人口为1.0095亿。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因为其人口增长率高达2.03%,所以这意味着埃及每年都有超过200万人口的增长。

虽然人口的快速增加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巨大的人口红利。但对于埃及而言,人口的疯狂增长却是名副其实的噩梦。

因为埃及的国土面积始终固定,能够养育埃及人口的耕地资源不仅没有增加,还因为1960年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尼罗河上游营养丰富的泥沙无法到达尼罗河三角洲。

因为泥沙被拦截,不仅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力下降、粮食减产、土地盐碱化,更导致三角洲萎缩、海水倒灌。

虽然埃及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00.15万平方公里,但因为埃及大部分国土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区域,全年干旱少雨,而相对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只能惠及埃及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所以埃及超过95%的国土面积被热带沙漠覆盖,能够耕种的只有纵贯埃及国土的尼罗河两岸以及尼罗河三角洲。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而就是这片面积不到5万平方公里且不断萎缩的土地,供养着埃及超过99%的人口,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作为非洲这个“高原之洲”东北部的国家,埃及除了国土形状规则,沙漠广布,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尼罗河下游的深切作用。

和一般大江大河下游平坦而广阔的冲积平原不同,尼罗河绝大数河段都位于深切的河谷之内,河面海拔远低于两岸的沙漠,这意味着埃及几乎很难利用尼罗河水改善两岸的土地水分条件。

所以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最先出现文明的国家,从一开始就是顺着尼罗河向南扩张。直到今天,埃及在尼罗河两岸可利用的土地范围也不超过河岸20公里,这意味着尼罗河不仅是埃及的母亲河,更是埃及的救命河。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但埃及从1922年独立以来,不到100年时间,埃及人口从不到1000万迅速增长到超过1亿,而且这种趋势还因为人口基数的迅速扩大产生着巨大的几何效应,这让尼罗河也感觉“地主家没有余粮”,而且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虽然为埃及提供了调蓄河水的巨大作用,且解决了埃及的电力问题,但也深刻改变了埃及的地质环境和区域气候,使埃及的宜居面积更加局促,这使得埃及的人地矛盾更是尖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地矛盾越来越严峻的国家,即便经历了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也没有出现巨大的社会动荡,这意味着埃及是能够养活超过1亿人口的。

那么,为何埃及的供养能力这么强呢?静夜史认为,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人口“奇迹”,根源在于埃及真的是在“养活”。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当去掉“生活质量”这个指标时,埃及表示我还能再养一个亿。时至今日,埃及人口虽多,但创造的GDP只有2500亿美元,人均2500美元,虽然不是赤贫,但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且环境恶劣的埃及,到底凭什么供养了超过1亿的人口呢?静夜史认为除了本国人民的自力更生,最根本的力量还是靠国外。

今天的埃及,四大外汇收入来源分别是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作为中东国家,埃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虽然不能像沙特等土豪一样挥金如土,但也能最大限度地创造收入,帮助埃及从美国、阿根廷、巴西、乌克兰等主要农业发达国家进口粮食等农产品。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虽然和古埃及文明完全是两码事,但古埃及留下的金字塔等古迹还是为埃及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不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巨大,所以收入极其不稳定。

相比于旅游收入,苏伊士运河的存在使埃及有了坐吃山空的资本。作为国际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苏伊士运河每年为埃及带来的收益及其可观。

不过,因为人口的疯狂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埃及人选择漂洋过海到外国打工,这为埃及带来了巨大的侨汇收入,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埃及的人地矛盾。

历史上的埃及自纳赛尔总统上台以来,虽然经历了萨达特、穆巴拉克等独裁者统治,但总体而言埃及一直在向世俗化前进,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而这也注定了埃及中央政府统治力的有心无力,而这也是埃及人口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不过虽然统治力较弱,但二战后的埃及却一度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大哥大,因为体量较大且扼守苏伊士运河,二战后的埃及一度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包括建设阿斯旺大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

苏联为争霸需要对埃及的大力援助,也是埃及政局较为稳定并出现人口爆炸的重要原因。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为夺回西奈半岛,决定和美国媾和,随后在美国施压下,以色列在1982年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埃及总统萨达特因此遇刺身亡。

尽管如此,此后的埃及还是改变了亲苏的事实,开始了相对中立的路线,也最终失去了中东大哥大的地位。

1亿人口小菜一碟?为何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的埃及能供养大量人口?

今天的埃及,因为超过一半的粮食需要进口,因此受到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的压制,不得不牺牲更多主权,但埃及为了生存别无他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粮食危机始终严重、人地矛盾越发尖锐,但因为埃及历届政府始终对国民进行大力度补贴,这使得埃及虽然收入较低,但物价更低,民众基本能吃得起饭,这也是埃及人地矛盾尖锐但社会较为平稳的重要原因。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