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想必许多人都熟悉。而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因变法总共历时103天,故而,又被称为“百日维新”。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受到光绪帝的推崇,但是,由于该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一系列守旧派利益。因此,遭到了慈禧等人的强烈抵制,并以失败告终。

然而,光绪帝作为此次变法的支持者,不仅被慈禧太后剥夺了一切权力,还在幽禁的生活中度过了后半生。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光绪帝原名载湉,原本,载湉并非第一皇位继承人,而能坐上皇位,完全是靠慈禧的一手扶持。而慈禧,自然也是没安好心。

扶持光绪帝,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更容易把持朝政。光绪帝的父亲为醇亲王奕譞,奕譞生性懦弱,为了自保不断对慈禧阿谀奉承。当他得知慈禧太后欲立载湉为帝的时候,竟吓得昏了过去,其软弱可见一斑。然而,光绪帝显然也是继承了父亲懦弱的性格。

在登基为帝之后,便由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慈安死后,慈禧太后一人把持朝政,而光绪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沉默不语,即使偶尔提出意见,也很快会被驳回。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彻底被架空,使得慈禧太后先是以光绪帝的名义拟旨昭告天下,宣布光绪帝染上重疾不能理政,将一切政务的处理大权,尽数交付给慈禧太后。

不同于此前的垂帘听政,这次的训政方式是直接与皇帝并坐,面对群臣的上朝听证。诏令发布之后,光绪帝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完全消失。按照史料的记载,此后光绪的每次上朝,慈禧便坐在光绪帝身边。如果有朝廷官员上奏,便由慈禧一一答复,光绪帝不能出半点言语,只有等到慈禧示意允许的时候,光绪帝才能够勉强应答几句,却也不敢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从那之后,光绪帝便完全沦为了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的工具,无异于其手中的傀儡。

每次退朝以后,光绪帝便会被带往瀛台。对于囚禁皇帝的“牢房”,慈禧太后显然也是有所考虑的。在慈禧太后之前,囚禁皇帝的先例虽然很少,但是,却并不代表没有。

根据旧例,囚禁皇帝的地方,非但要能够限制其自由又得配得上皇帝的身份。而瀛台作为明朝时期修建的建筑,在清朝又多次被重新翻修,一直都是皇帝和妃子避暑的首选场地,其地位自然能与光绪帝的身份相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瀛台亭台楼阁耸立,四面又皆是湖水,寻常人出去都必须借助船舶。

而这一点,对于无权无势的光绪帝来说,自然不可能实现。因此,从安全性而言,瀛台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为了保证对光绪帝的绝对掌控,慈禧太后在光绪帝被囚之后,就将曾经侍奉过光绪帝的所有贴身太监和婢女全部处死或者发配充军,同时,又让太监总管李莲英亲自挑选二十名太监,来侍奉光绪帝。

这些太监,明面上是侍奉光绪帝,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这只是慈禧太后监视光绪帝的一种手段罢了。而后来,为了进一步限制光绪帝,慈禧太后还让人将瀛台与岸上相通的唯一一座板桥拆掉,只有每次慈禧强拉光绪帝上朝的时候,才被重新铺建。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尽管,光绪帝不敢明面上对抗慈禧太后,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

在某一年冬天,北京的天气极其寒冷,瀛台周围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使得光绪帝便想趁此机会带上几名贴身太监,以微服出巡的名义试图逃走。但是,还没等他走出湖面,光绪帝就被崔玉贵等太监发现了。崔玉贵等人一路连拖带拽,硬是把光绪帝拽回了殿中。

后来,慈禧太后得知此事之后,立刻下令让人把瀛台周围的冰面凿开,还将所有陪同光绪帝逃跑的太监杖毙。从那之后的每年冬天,在瀛台湖畔就能够看到许多太监努力凿冰的身影。

如果说,一开始慈禧太后对光绪帝还有所顾忌,那么,她到后来就几乎是把光绪帝当成奴隶对待了。

有一次,光绪帝的窗户纸破了却一直无人来修,只能每日忍着冷风发抖。后来,光绪帝实在忍受不住,只能托人找来内务府的大臣帮忙。内务府大臣见到此状自然是立即请罪,然后,派人将窗户修好。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后来,这个件事情被慈禧太后得知,第二天就邀请内务府所有大臣前来领取赏赐。

最后,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荷包,唯有那位帮助光绪帝的大臣,却被赏赐了一条小狗。大臣非但不敢拒绝,还要对这一条狗叩谢圣恩。

此事之后,内务府上下再无人问候光绪帝的生活,使得光绪帝不禁感慨万千,直言自己过得连汉献帝都不如。

在乏味的幽禁生活中,光绪帝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和读书以外,唯一可做的便是在纸上画乌龟。然后,在纸的背后写上袁世凯的名字,并将画有“乌龟袁世凯”的纸贴在墙上当成靶子用竹签训练射击。待到纸张被竹签戳成筛子后,光绪帝便将纸取下来撕成碎片,且抛洒在空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绪帝始终诅咒着因出卖维新党而获得重用的袁世凯。

光绪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谁?都说是慈禧太后,其实,大家都说错了

当时,驻法、美等公使大臣裕庚有一女儿,名为德龄。德龄的到来,使得光绪帝幽暗的囚禁生活中,有了一丝亮色。

由于父亲外交官的身份,德龄从小就对外国文化耳濡目染,长大后,在慈禧身边担任女官。除此之外,德龄每天还会到光绪帝的殿中,教他一小时英语,有时还会教他西洋舞蹈,两人互相以对方为舞伴。在这段教学经历中,光绪帝和德龄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他早已不再奢望能够获得自由,能够每日见到德龄,即使只有一小时的时间,也足以让光绪帝感到十分满足。

参考资料:

【《清史稿·本纪二十三·德宗本纪》、《戊戌政变记》、《德龄公主回忆录》】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