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大年初一,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之中,而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坟地却一片肃杀。200多名工人将100具棺木或尸体堆成一堆,共堆了22堆,然后浇上煤油,一把火将这2200多具尸体烧得干干净净。看着眼前的尸体灰飞烟灭,在场的所有人长出一口气:这场困扰东北达几个月之久的鼠疫,终于是快消灭了。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先爆发鼠疫,11月8日传到了北满中心哈尔滨。随即,疫情便在东北平原蔓延开来,甚至传到了山东、河北等地。这场鼠疫不仅夺走了东北很多普通民众的性命,甚至连前去执行任务的警察都不能幸免于难。一时间,从城市到农村,整个东北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而这场鼠疫也先后夺走了6万余人的性命,被称作“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
一些外国医学专家甚至断言:这场鼠疫将席卷整个中国!那这场罕见的鼠疫是如何爆发的呢?其实是当时沙俄政府的“锅”。早在东北爆发鼠疫之前,沙俄控制下的西伯利亚地区便因旱獭(俗称“土拨鼠”)爆发了鼠疫,而源头便是旱獭身上的旱獭鼠疫菌株。但不负责任的沙俄政府在焚烧掉疫区房屋后,却封锁消息,将在西伯利亚务工的中国劳工们给赶回了东北。
劳工们在回家时并不知道自己身带病菌,直到1910年10月25日傅家甸爆发神秘瘟疫。鼠疫爆发后,日俄为了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纷纷在东北设立隔离区,防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插手东北事务。同时他们希望清政府能将防疫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但中国当时的大臣也并非都是糊涂蛋,他们深知日俄的狼子野心,所以在外交部大臣施肇基的建议下,由伍连德出任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开展大规模鼠疫的防控工作。
这伍连德是何人?他祖籍广东新宁县,出生在马来西亚,是拥有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头衔的归国华侨,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在赶赴东北后,立刻针对当时的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如: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隔断交通,严禁西伯利亚带病劳工流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等。而且他还判断出,此次鼠疫并非一般的鼠疫,而是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的恐怖肺鼠疫。
而伍连德虽然针对疫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却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他通过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问题出在尸体掩埋环节。之前的病人死后都是通过深埋的方式,但此次的病毒却不会因埋入土中而死亡,它会继续以新的方式存在,感染其他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做的就是:焚尸!
这个想法一出,伍连德都被自己吓了一跳。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如果谁敢焚烧死者的尸体,便会与其家人结下大仇。如何才能有效地实行这一政策呢?他将哈尔滨尸横遍野,无力掩埋的惨状和可能产生的后果都悉数写在了奏折中,上奏给了朝廷。此举引起了朝臣的愤怒,外务部部长那桐更是大骂伍连德是骗子。就在这时,摄政王载沣站了出来,说:烧,此事我负责!
在载沣的支持下,1911年1月30那天,东北各地燃起了熊熊大火,各疫区有条不紊地开始处理尸体。就在第二天,傅家甸一直飙升的死亡人数终于下降了。随后,俄国防疫部门也采取中方的做法,将疫区的病人尸体焚烧,有效控制了死亡人数。2月20日那天,所有防疫区的死亡人数全线下降。这场与鼠疫之间的战斗,终于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因为当时正值春节期间,为了驱除晦气,清政府下令让大家燃放鞭炮振奋人心。神奇的是,鼠疫开始渐渐消退。1911年3月1日0时,哈尔滨防疫站传来消息:傅家甸的死亡人数为零!随后,长春、沈阳、奉天、铁岭等地也纷纷传来了捷报,死亡人员为0。这场肆虐中国数月的鼠疫,终于是被克服。而伍连德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和眼界,不仅拯救了东北,更挽救了中国数亿人民。因此,他也成为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