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企业 > 正文

多家央企明确加快混改步伐

 
  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
 
  记者发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众多国企借道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实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融合发展。
 
  “以上市公司为主要载体实现核心业务混改。”李友生介绍说,近年来通过IPO、并购重组、控股权划转等方式,诚通集团共控股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主要资产均已进入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2.7%。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集团”)目前的资产证券化率也达到58%。
 
  国药集团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的同时,也投资入股发展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民营企业,实现国有资本对民营企业的主动“混合”。
 
  而以投资基金方式实现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发展,是促进国企与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另一方式。“实践证明,基金是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双向融合’的有效方式,”李友生介绍说,诚通集团发挥中国国有企业调整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投资了一批标志性混改项目。
 
  在李友生看来,吸引外资参与国企混改的方式则能在引资的同时借助外资的运营理念、管理系统、海外经验等,嫁接双方的战略性资源。他告诉记者,2014年诚通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中储股份筹划非公开发行工作,就获得国际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的关注,并主动寻求合作。最终,诚通集团持股比例降至43.74%,普洛斯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45%。
 
  国民共进红利加速释放
 
  随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领域已扩展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国民共进红利加速释放。
 
  2014年营收为3496万元,利润为负2854万元;2017年营收为1.07亿元,利润1088万元。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下称“盛科”)这样一个巨大业绩“翻身仗”背后是中国电子的“助阵”。
 
  盛科创立伊始,是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尽管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但始终面临着资金紧张、品牌知名度不高和市场拓展困难等问题。2014年中国电子以现金入股,使其在技术水平、行业地位、整体价值、经营业绩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研发的“智桥”SDN智能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改造”一家企业,国企与民企的携手共进也在重塑产业生态,提升行业综合水平。国机集团总经理徐建举例说,中国一拖仅在洛阳地区的生产供应商数量近400家,其中超过70%是民营企业,每年涉及采购进入数十亿元,在洛阳已形成以中国一拖为核心的农业机械产业集群。
 
  中国电子则依托遍布全国的73个产业园区的3000万平方米创新发展园区和53万平方米众创空间,汇聚起1万多家民营企业,2017年入园企业(不含中国电子)营业收入达4223亿元,成功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大生态。
 
  更重要的是,这些改革也将惠及全社会。在医药领域,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资委批准的首批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单位之一,与民营企业共同成功打造覆盖全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配送网络。截至2017年末,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总额对集团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带动了我国医药行业逐步走出‘小、散、多、低’的状况,减少恶性竞争,大幅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为配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药品和医疗器械配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人民用药可及性做出了积极贡献。”石晟怡介绍说,该公司还长期承担着国家抢险救灾药品、生物制品、中药材、医疗器械的中央储备、调拨和供应任务。(王 璐)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