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虚假宣传、投诉不断,三种代理模式并行的爱库存备受争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商业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购物商城平台、分享经济等模式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各种相关软件也应运而生,比如天猫购物平台、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化妆品特卖商场、唯品会特卖商城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库存以黑马的姿态亮相社交电商界,平台一上线销量就突破千万。

那么,这个宣称“自购省钱、分享赚钱”的爱库存,究竟是怎样运营的?宣导“以满足客户、用户和商家的需求,实现‘人不动货动’的服务”背后,究竟有何奥秘?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可以免费成为店长的爱库存,奖金制度又是怎样的呢?

\

起底公司背景

据了解,上海众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4日,法定代表人王敏,公司股东有张冰、于海群、王敏等23位股东,注册资本183.6645万元。

王敏,上海众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也是爱库存创始人,他旗下有18公司,其中有2家公司已注销。据资料显示,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是程序员出身,做过网页插件流量、开过线下店、做过仓库批发,有十多年电商、零售行业及管理经验。2017年9月,王敏创立新电商平台爱库存;2018年6月,爱库存完成5.8亿元B轮融资;2018年10月,爱库存再获1.1亿美元B+轮融资。目前,平台有150万以上的店主,入驻超1万家品牌商。

三种模式,一键分享

首先来讲讲爱库存如何操作,商品是由厂商供货,大家在平台上挑选好要卖的商品,然后分享,只要有人下单,就可以赚取佣金,并且产品由厂商发货,一件也可以发货。首先下载爱库存APP,然后注册登录即可开店。接着进入爱库存之后,就要选择自己觉得好卖的东西转发分享。

目前爱库存有三种模式:

第一是转发单个产品链接,用户只需要进入到各大品牌的内场,然后选择要推广的商品,选好商品后点击其下方的“转发”,这时候会出现一个分享场景选择,是可以直接分享到微博、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的,直接选择相关的渠道,就会自动复制活动链接,用户只需要操作发送即可完成链接分享了;

第二种是批量转发商品链接,需要提前选择好要推广的品牌,只能在同一个品牌下进行这种操作。选好品牌之后,大家点击品牌下面的批量转发功能选择需要转发的产品,再选择商品的展示模式,是用九宫格模式展示还是长图模式来展示商品,然后和上述的步骤一样,选择分享场景,进行分享;

第三种就是转发整场活动,比如爱库存某个品牌正在做促销活动,我们可以在品牌下面“分享整场活动”,然后同上面的步骤一样,选择推广场景进行转发即可。

据了解,2020年8月6日,爱库存正式宣布升级为梦饷集团。此次升级后,饷店、爱库存等业务将作为梦饷集团的子品牌运营。其中饷店是梦饷集团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的品牌特卖平台,代理制度和经营模式都和爱库存大同小异。

\

质量惹疑,网购风险

了解了爱库存的使用方法,接下来再来看看爱库存平台里的产品如何呢?这些产品是否如宣传图中所说官方入驻、正品保障?

在“黑猫投诉”上,一位消费者称其6月3日在爱库存的小店购买了嫚熙的孕期、哺乳期内衣,收到产品后穿了两天,内衣完全不透气,导致她的胸部皮肤过敏严重。之后她联系爱库存客服,客服说等待处理结果,等了两天后,客服称商品洗过了不给退货,消费者表示不洗不穿怎么可能知道会过敏呢?

之后消费者与客服进行电话沟通,消费者就同意退货退款了,但当她申请退货退款时,对方却又拒绝了申请。并且在客服电话回访中,他们表示第一通电话不是该公司的人打的,而前后两个电话间隔不超过半小时。由于消费者正处于怀孕阶段,医生建议不能使用药膏,所以对她造成很大困扰。

像这样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例子不计其数,谭女士在2019年10月7日下午 6点左右拿到商品,晚上7点多就去做这个牛排,结果拆开包装,发现牛肉都是烂的,此时肉才解冻一半。虽然她觉得不对劲,但还是坚持煎一片尝一尝,结果发现这完全不能吃,她的小孩吃了一口,就拉了3次呕吐了2次。于是,她在当日8点前就联系爱库存平台客服表示这个肉是烂的,要退货退款,结果平台称谭女士没有在第一时间联系客服,而谭女士在收货5小时内就联系客服了,因此平台客服无法回答此问题,所以又称质量没有问题,最后又说生鲜不支持退,但是购买产品时商家并没有说明。

在“黑猫投诉”上,有关爱库存的投诉还有很多,多达500多条,其中还有60条仍在处理中。

除了黑猫投诉平台之外,在聚投诉等其他法律咨询平台上,也有不少“受害者”。

近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公布了“2020年(上)全国零售电商消费评级榜”,其中,上海众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爱库存”的平台反馈率为0.00%、回复时效性为0.000、用户满意度为0.000、综合指数均为0.000,获“不建议下单”的购买评级。

2020年上半年期间,爱库存共获7次消费评级,均获“不建议下单”评级。

此外,据国内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爱库存”主要存在退款问题、冻结商家资金、商品质量、网络售假、退换货难问题。

三种模式,免费店长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爱库存的代理制度。据经销商莎莎透露,爱库存一共有店主、VIP店长和免费店长三种代理模式。

首先成为店主,爱库存平台会收费398元,注册店主后,在两个月内累计销售额满5000元,就会全额返注册费398元。截止到今年7月份,店长就已经停止招募了,人数已经达到饱和。其中店主的收益和VIP店长是一样的,会在后面详细解析。并且有经销商称,398元的门槛费虽说在两个月销售额满了5000元时真的会退还,但也只能在平台上消费,不能提现,这也导致为了能把398元入会费退出来,需要不停的拉人买东西,这也算是拉人头的一种方式。

然后是VIP店长(付费店长),他需要交98元的押金,相当于门槛费,即可永久开通。注册VIP店长后,在30天内累计销售额满5000元,就会全额返押金98元。VIP店长能拿全部利润的100%,大概商品售价的10%-30%;公司会安排统一培训,提供微信交流群和素材群;VIP店长还可以无限推荐免费店长或VIP店长,能拿到所有推荐店长利润的10%,每月结算。

最后是免费店长,也就是“自用省钱,分享赚钱”的模式,这种方式是免费加入,更适合于新手。与VIP店长不同的是,免费店长的利润是VIP店长利润的70%,可以自购及分享,但是无法发展下线,不提供培训群和素材群,也就相当于一个体验模式。

佣金冻结,投诉不断

了解了爱库存的代理制度后,我们可以发现爱库存的门槛费不高,并且还有很高的利润收入,这些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销商们还存在乱收费的情况。

在知乎上,有一位消费者想加入爱库存成为店长,可是他在不同的经销商那里咨询得到的是不同的费用,原本98元的店长门槛费变成了499元,并且在加入之前经销商承诺店长利润有18%,可加入之后连10%都不到。据其他经销商透露,因为店主的收益是系统设置,不能人为操作修改,而店长的收益是由店主决定,比例可以修改,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店主给的佣金特别低的情况。

同一件货,不同的店主给的佣金不同,有的20元,有的只有6.6元,同一件货佣金相差13.4元。

由此看来,在爱库存电商平台里早已存在经销商乱收费,多赚差价、克扣佣金的情况。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在各大投诉平台上还有有关爱库存平台剥夺店长服务收入、无故封号、虚假宣传佣金等问题的投诉。

在“黑猫投诉”上,一位消费者称她为了方便自己拿货以及代顾客下单,用她老公的手机号码注册了微信,最近平台更新,然后她店长的微信就突然无法看到店长的收益页面,已经结算的80多元的收益也就无法提现,而且用两个身份完全不同的微信号登陆同一个店铺显示的订单信息却是一样的。之后她与平台客服联系多次,却一直说在处理,没有任何其他回复,这导致她的收益无法提现,店长的权限也无法使用。

消费者还表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微信号登陆同一家店铺,但是显示的却是同一个顾客信息,然后在店主的主页里也有错误,明明是用另一个号码注册的店主,绑定的对应微信却是已经绑定过店主身份的微信,而且两个微信都没有任何问题,也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使用,现在店长的服务总收入提现不了,但是收益还在继续结算,无法提现出来的收益已经达到100多了,平台仍给不出解决办法。

还有一位消费者在2019年付费加入爱库存成为店主,但在2020年6月12日,帐户提示异常,无法推广,消费者咨询客服,对方反馈账号存在安全问题,但因为无法提供举证,不同意解封。消费者本人表示从未使用过影响安全的软件,账号却被无故停用。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像这样的店主代理模式不只存在于爱库存电商平台,云集也存在这样的店主模式,云集以平台服务费的名义向店主收取365元,并且建立了金字塔式的多层等级,在各大平台上的投诉不计其数,还因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而遭到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约808.41万元,再罚款150万元,合计罚款超958万元并上缴国库,同时其公众号被永久封号。

眼下,在腾讯灵鲲金融风险监管平台上,“爱库存”这个关键词已被标记了1427次,虽然标记类型是“暂未发现定性的相关报道”。

结 语

近年来,在传统电商发展乏力、社交电商正在快速兴起的趋势下,“自用省钱、分享赚钱”这样的新零售模式也随之逐渐升温,面向宝妈、兼职人群的开店卖货软件也越来越多。他们用低价的门槛费和高昂的收益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再让消费者去源源不断的拉入更多的人。

爱库存电商平台在面试之初,就给自己贴上了“新电商基础设施提供者”的标签,而惨遭投诉的它,在接下来这段时间是否会销声匿迹?在升级为梦饷集团之后,爱库存会在今后如何发展?以精细化运营打造社群新生态,实现“自己的流量自己做主”的目标能否如约实现?对此,头条资讯平台将继续保持关注。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