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武义,与寒冷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涌动在乡间的创业干事热潮。
在西联乡雪坑村,2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谢巧阳一边忙着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悉心经营自家网店,把村里的各类土特产远销至全国各地;在新宅镇柘坑村,24岁的“辣椒妹”吕虹霏与村里的老农们一起悉心制作辣椒酱,发誓“让柘坑的辣味点燃村民红火的生活”;在大田乡徐村,家庭农场主张群英满心欢喜地摘下今冬第一批成熟的草莓,等待游客前来开启新一轮采摘游……这些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的年轻人,生活经历也许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红领新青年。
2015年3月,我县启动“红领新青年工程”,对具有一定创业经验和较强示范带动能力的返乡青年分批进行脱产培训,并在选拔任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训9期约1000名学员,其中有795人成为农村发展后备力量,114人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两委干部,为乡村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青春血液。
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西南方向行驶约20公里,便到了白姆乡横山村。村庄地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红岩,曾经“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虽说从小在村里长大,但若不是亲身参与,真不知道村干部不容易干。”年轻的村监委会主任吴旭斌说,高中毕业后,他就一直在村里和家人一起经营茶叶加工生意,是全村目前仅有的3名年轻人之一。去年11月,他主动报名“红领新青年”第8期培训,想“趁年轻做点事情”,今年4月当选村监委会主任。村口小广场的提升与改造,是他参与的村重点工作之一。
然而,作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建设资金如何筹集?经过公示的设计方案,遭到个别村民反对,如何才能争取大家的认可支持?凡此种种,都让吴旭斌感到棘手。翻开去年的培训资料,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的各项惠农政策及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为他指明了方向。更让他觉得实用的,是在培训时结识了一批年龄相仿、同样有志于乡村建设的同学,他们建立了“朋友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经常通过电话或微信,共同商议解决方法。
目前,全县共有60余名红领新青年在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现代农业等方面,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第4期学员张群英在农技专家指导下,蓝莓品质不断改良,备受市场青睐。在学员建议下,她又把新鲜蓝莓及其深加工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又通过微信朋友圈及时发布采摘消息,现在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并开发出蓝莓酒、蓝莓酵素等产品。她也因此有了“蓝莓皇后”的美称。
今年11—12月,50多名红领新青年优秀学员及创业青年代表齐聚县委党校,成为第一期“乡村红领菁英培训班”学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三农”政策、农村工作基本守则等。今后,更多红领新青年代表将加入这支队伍,接受更加专业、系统的培训,为振兴乡村贡献才智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