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300万中标1400万项目安徽天长超5亿水环境治理工程“萝卜招标”?

前有安徽当涂二中天价插座招标事件,今有安徽天长“白菜价”低价中标水环境治理项目事件。作为两个极端案例,安徽当涂二中一个插线板要3600元,因陷入“天价招标”舆论风波,最终校长曹维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在安徽天长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招标中,最终中标人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徽水安建设集团”)仅以300万元的“白菜价”中标控制价为1389.22万元的水生态修复工程、控源截污工程、智慧监管工程运维项目,并据此以不惜牺牲小项目利润甚至亏损的风险,获得单项运维评分满分(3分),最终顺利中标了总投资额超5亿元的工程。近期,“安徽水安建设集团以300万超低价位中标近1400万工程”事件同样引发参加投标单位质疑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对政府采购等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原本是为了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将采购活动置于透明、阳光的环境之中,以有效防止不正当竞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在部分地区相互串通投标,以行贿手段谋取中标,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问题时有发生。在天长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是否涉嫌量身定制式的“萝卜招标”,会不会也有人像当涂二中校长一样付出代价?

 

总投资超5亿元的天长市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启动于今年9月22日,经天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核准、登记(天发改审批﹝2022﹞261号),正式启动公开招标程序。招标单位和项目业主为天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资金来源为财政,招标代理机构为天长市荣城工程造价事务所(普通合伙)。

当天,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外发布天长市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人和项目业主变更为天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天长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资金来源为“专项债资金和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在天长市老川桥河、浔河、东城河、二凤渠及合群河等河道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根据估算,天长市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6.65亿元,建设期2年。其中,控源截污工程投资约3.75亿元,生态修复工程投资约2亿元,天长市内城河智慧水务平台智慧监管工程投资约2250万元。此外,项目还包括水生态修复工程、控源截污工程、智慧监管工程运维,二年运维费约1300万元(最终招标控制价为1389.22万)。

 

根据10月13日公布的中标候选人公示信息,第一中标候选人安徽水安建设集团投标总报价为5.17亿元,包含单项工程报价5.14亿元和单项运维报价3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总报价为5.22亿元,包含单项工程报价5.17亿元和单项运维报价502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投标总报价为5.31亿元,包含单项工程报价5.23亿元和单项运维报价860万元。

 

最终,安徽水安建设集团毫无意外地以最低价格中标,成为此次招标的最终“赢家”。据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11月16日公布的合同订立信息,天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安徽水安建设集团分别作为合同甲方和乙方于10月30日签订合同,合同金额为5.17亿元,合同期限730天,约定完成工期时间为2025年10月29日。

不过,正是估算投资二年近1400万元的运维项目成为多家参与招标企业反映问题的焦点所在,并以此质疑天长市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中标单位安徽水安建设集团存在以300万元“白菜价”中标近1400万元运维项目、牺牲项目利润以小博大疑涉“萝卜招标”的问题。

据招标文件第52页“商务标评审”细则之运维报价评分细则,“评标基准价=有效投标人投标报价最低投标报价;其得分为满分3分”。工程运维招标控制价为1389.22万元。让人费解的是,第一中标人安徽水安建设集团以300万元“白菜价”中标近1400万元的2年运维项目,是否符合实际?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服务?是否存在牺牲单项工程运维利润获得满分3分,并以此博弈总投资超5亿元的大工程?

 

另外,天长市内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详细评审标准也明文提出,存在“投标报价低于同一工程有效投标报价平均值10%以上”等情形时,由评标委员会重点评审后界定其报价是否低于工程成本;如低于工程成本,将做无效投标处理。

根据计算,安徽水安建设集团以300万元“白菜价”中标近1400万元的2年运维项目,报价是否低于工程成本?评标委员会有没有界定这一行为并给出权威解释?如果仅投资300万就能保证工程成本和相应的工程和服务质量,业主在前期核算2年运维费用达到近1400万元的依据何在?招标人和项目业主天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天长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以及招标立项监管部门天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天长市相关部门能否给出权威解释,天长市政府及滁州市等上级部门和监察部门是否需要介入调查并给出权威结论?

 

公开招标投标事关重大,广大人民群众也对利益输送、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深恶痛绝。

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违纪问题,包括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投标人与代理公司之间、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之间、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以他人名义投标,出让或者出租资格资质证书让他人投标,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问题;评标专家和评标工作人员在评标过程中搞权钱交易收受他人财物或其他好处、透露评标信息以及在评标过程中搞暗箱操作等问题;党员、公职人员违规干预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利益输送、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历来高度关注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和法规加以约束,要求招投标过程和文件全程上网公开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尽管天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安徽水安建设集团已签订合同,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就在今年12月12日,为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并指出,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得制定或者实施“为招标人指定资格审查方法或者评标方法;为招标人指定评标标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的,由相关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与此同时,财政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也聚焦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反映突出的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根据要求,上述三部门将聚焦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四类”突出问题,明确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零容忍”,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做到以整治促提升。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