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号称“全额退款”的保险代理人正在社会上野蛮滋生,他们打着“维权”的幌子,非法收取高额中介费,背后却是完整的黑色产业链。下文就来详细拆解“投诉中国平安”背后的常见套路。
因家人生病急需用钱,张小姐轻信了网上的“保证全额退款”代理退保服务。在沟通过程中对方将其“营业执照”、退保成功的案例一一展示。在代理退保人员的“指导”下,张小姐以“维权”为名投诉中国平安,要求全额退保。数天后,不仅没有退保成功,反而还被“代退”中介骗取了1800元的费用。
“职业代退人”以法律咨询、维权为名,在社交平台发布“全额退保”广告引流,让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伪造“销售误导”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以求全额退保,再索取高额手续费。
非法“代理退保”的各种宣传话术如下:
“退保维权”——“退保维权”中介机构宣传自己拥有“专业的法律”人才,可以帮忙消费者查看保单,在不同的保险产品之间进行各种比较,而且擅长处理保险维权问题,如果产品不合适,他们能够介入,帮助维权,全额退保。
“退保理财”——“代退”中介在帮助消费者查看保单的时候,经常游说消费者“退保投新”,说消费者目前手中的保单费率高、收益低、保不全、产品差,妥当的方法就是退保,及时止损,然后重新选择更好的“高收益,低风险”保险产品。
“全程服务,不用费心”——不需要消费者跑腿办理退保,只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资料,再签署一份文件,“代退”中介就可以帮忙全权代理退保,消费者无需参与,只要等着钱款到账后支付手续费即可,而且,通过“代退”中介,消费者更容易拿到全额退保保费。一条龙服务省心省力,“代退”全程帮忙无烦恼。
如此,“代退”中介似乎在“帮忙”,其实背后藏着满满套路和风险,黑色产业链,专坑不懂行的人。
非法“代理退保”实际上是非法牟利的诈骗行为,非法“代退”可入刑。日前,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代理退保”犯罪团伙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主犯林某杰、马某华有期徒刑11年、10年,并处罚金;协助其从事犯罪活动的其他6人也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至3年4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理性维权,唯有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才能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和保障权益。如要投诉中国平安,客户可拨打消费者维权直达专线以及通过一站式数字门店,平安金管家APP、官方网站、平安微信公众号、平安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