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及其附属68家公司纳入“实体清单”,引发了轩然大波。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两大手段是出口管制清单和许可证制度。如果被列入“实体清单”,就意味着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将会失去在美国的贸易机会,遭到美国的技术封锁及国际供应链隔离。
而就在7月15日的下午,一条微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惠普、戴尔断供华为”!。消息一经放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从评论可以看出,网友们对这一行为纷纷进行谴责。
惠普和戴尔作为美国知名公司,同时也是华为多年的供应商,在面临这一压力时,惠普、戴尔和英特尔、高通、博通等公司站在了统一战线,一致选择了断供华为。这一不仅伤害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感情,还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外国美国企业总会选择抛弃自己的中国合作伙伴、偏向自己的国家。
相信广大网友们在看到这个消息时,除了对戴尔、惠普的“断供行为”愤慨不已,另一方面也会担忧戴尔和惠普的这一断供行为会对华为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华为作为我国5G网络技术无可争辩的领导者,稳坐全球通信设备业霸主宝座,近年来华为通过与运营商等各方共同努力,即使在偏远的非洲边陲小镇、发达国家尚未覆盖网络的“白区”,在珠穆朗玛峰、极地深处的格陵兰岛,通过ICT技术,人们都能快速地去寻获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通讯服务。
而且目前欧洲、南美、亚洲、中东、非洲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30家通信企业均在使用华为设备。7月12日华为《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谈及美国封杀的影响时表示,华为上半年的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并明确表示美国应该尽快取消对华为的禁令。
换句话说,惠普、戴尔的断供对华为并不构成很大威胁。即便是没有惠普和戴尔的供货,华为也能够凭借技术发展起来,就像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说的:“我们一定能够活下来,而且还会活得越来越好。”
但对戴尔和惠普来说,断供不仅让它们失去了华为这一个大客户,同时这一行为无疑会让它们的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中大幅降低,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知这两家公司在中美贸易战平息后是否会对自己的行为追悔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