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 3 个月前,美国西雅图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疫情爆发迹象。随后,华盛顿大学宣布所有课程将暂时转为网络授课,4 万多名学生被迫开始云上课,没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
副校长玛丽 · 利兹托姆(Mary Lidstrom)当时表示,“很显然,这种状态不会很快结束。”
渐渐的,世界上的其他大学也开始执行类似政策,课堂不再喧嚣,实验室或暂时关闭,或只保留必要人员,教职工和管理员忙于思考如何安全地恢复到从前的授课模式。
然而疫情蔓延正迫使大学面对高等教育体制的长期挑战,例如学费飞涨和精英主义。《自然》杂志 6 月 1 日报道指出,这场危机带来的影响似乎远比想象中更大,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尝试,其中出现的某些转变或许将成为大学的特色,甚至是永久性转变。
从长远来看,欧美大学将会把很多课程转为网上授课(这其实已经是一种趋势),减少招收国际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注本地和国家社区。事实上,这些选择也许不是大学的本意,但却不得不这么做。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前校长伯特 · 范德兹万(Bert van der Zwaan)认为,“这场流行病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变革的开始不一定是好事儿。大学的财务前景会受到巨大冲击,因为国际学生都呆在家里或者重新思考未来计划,导致营收直线下降。股市和经济的低迷也会让捐赠基金会更谨慎地拿出资助。
(图片来源:The Twins)
毫无疑问,在变革中表现最好的很可能是那些本就富有且强大的名校,但是它们也面临严峻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自 2002 年就开始在网上免费提供公开课,但疫情突然来临时,很多教授和讲师仍然被弄得措手不及,花费了很多精力来搞清楚如何将讲义和课程资料搬到网上。
学院副校长桑杰 · 萨尔玛(Sanjay Sarma)表示,“更广泛地说,简单地通过数字平台提供课程资料并非教学的最佳方法,许多机构因此备受煎熬。‘Zoom 大学’并不是恰当的在线学习方式。”
萨尔玛希望,当大学恢复面对面授课时,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全新体验,比如让老师提前发布授课视频,课堂时间着重于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以确保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实现传授 + 反馈(互动)的双向学习。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无论是富裕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疫情大流行都将带来比以前更好的在线教学体验。
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塔里克 · 巴努里(Tariq Banuri)表示,当巴基斯坦的大学在 3 月被迫关闭时,许多教授没有在线教学的工具,许多学生在家也没有可靠的网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委员会制定了在线教学标准,并且让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学生提供更便宜的宽带。
“我们是在病毒流行的大背景下才这样做的,但我们认为这些努力会带来长期利益,比如让大学加速推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期计划,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科技类工作,” 巴努里补充道。
不过,几乎所有高等教育机构都面临着重大财务问题。例如汇总全球疫情数据的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原本是一所资金充裕的私立大学,但预计下个财年将亏损数亿美元。
根据英国咨询公司伦敦经济(London Economics)的分析数据,由于预计学生入学人数下降,明年英国大学将面临至少 25 亿英镑(30 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也在 5 月工作报告中表示,全国的大学今年可能会裁掉 2.1 万个全职岗位,包括 7000 个科研岗位。
图 | 教授在空荡的教室云授课(来源:Calvin University)
即使眼前的金融危机过去之后,经济前景仍不乐观。这可能会促使大学和资助机构专注于与国家利益最相关的研究和基础设施项目。例如,英国政府正在建立一只可持续发展任务团队,旨在以本国的长期发展为核心,规划和评估各大学的研究项目。
这种想法不可避免地会与提倡留学的全球化观念产生冲突。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体制的传统观念也会受到挑战,尤其是精英主义和与社会无关的意识形态。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很多国家的大学都在努力寻找治疗或预防 COVID-19 的方法。
英国牛津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克 · 希尔曼(Nick Hillman)表示,“如果英国研制出疫苗,那它很可能是从英国大学出来的。但如果政府将资金投给牛津大学这样的知名研究院校,大学和大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前校长伯特 · 范德兹万是高等教育历史研究专家,他指出,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疫情大流行时期,比如 14 世纪的黑死病曾经摧毁了社会的许多方面,也包括高等教育学府。当时欧洲有大约 30 所大学,其中 5 所被淘汰了。
“在遭受冲击后,总会有大学熬过来,做出改变,然后茁壮成长。变革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应当以史为镜,吸取失败的教训,学习成功的经验,” 伯特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