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科技 > 正文

小红书是人的集合,正助力年轻人打造他们想要的生活

在中文互联网,终成气候的社区也被证明各有各的性情,虎扑聚集了为数众多的钢铁直男,B站的二次元们热衷于用爱发电,铁血常年弥漫着战争和军政的硝烟,豆瓣扮演着文艺青年的最后一片净土,知乎则盛产精英们刚编的故事。

那么,小红书呢?小红书主张「先社区、再交易」的策略,小红书希望建立一座生活方式之城。一座城终究有自古以来城市建造的过程:「社区不是内容的集合,社区是人的集合。」

\

也正如小红书创始人瞿芳所说,“如今的生活方式不是衣食住行、买买买,而是一种价值主张。”从最开始创立社区,再到后来的社区电商,再到一个多元的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见证着国内消费市场发展的每一个节点,同时也记录着无数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精神世界和价值选择。

毫无疑问,在踏准了每一步脚印之后,小红书俨然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经济指数的一枚风向标,而它正在向外传递的观念——”标记我的生活“,本身就代表着个性化的生活态度——又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包容着我们所有的高光和日常。

\

尤其是这种多元性汇集到了超过2.5亿用户,其中90后用户占比超过7成之后,一座基于互联网,帮助他们发现生活方式,并致力于让他们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就拔地而起了。

小红书曾被比作「Instagram+Amazon」的平台,不过这种修辞的背后,还是出于对产品形态的信心有限——以致于需要不断纳入公众熟知的参照系统——而瞿芳的抽象界定,似乎更加便于理解:一座永远在线的城市。

伴随着近六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市场分化,小红书的内容覆盖也不再局限于商品笔记,包括运动、读书、出行、亲子等种种生活方式的体验,被2.5亿用户踊跃分享,瞿芳曾大大方方地为产品打出「生活方式平台」的定义,这是中国互联网从未涉足的领域,小红书跑出了自己的赛道。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