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网友批《小猪佩奇》称孩子学猪叫 专家称没有危险就行

网友批《小猪佩奇》称孩子学猪叫 专家称没有危险就行

网友批《小猪佩奇》称孩子学猪叫 专家称没有危险就行 

  “我两个侄儿把床跳坏了。”“你一说小猪佩奇,我侄子就自动猪叫,跟声控开关一样。”上述网帖中,家长纷纷“控诉”《小猪佩奇》给孩子带来了奇怪的行为,矛头还指向了《熊出没》、《汪汪队》等动画片,“孩子一口一个俺口音学得淋漓尽致”、“还有别看汪汪队,老以为自己是狗,学狗爬,学狗叫,学狗吃饭”。“我们不是经常问孩子小鸡怎么叫小鸭怎么叫吗,为什么不能学猪叫呢,动物歧视吗?”看到网上对《小猪佩奇》的一片口诛笔伐后,上海市民王静觉得大惊小怪。

  王静的小儿子现在两岁多,每次看《小猪佩奇》开头曲时都跟着学猪叫,但她认为“这没什么”。《小猪佩奇》是王静很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核心讲的是家庭,对大人也会有启迪。”她举例说,猪爸妈和佩奇、乔治一起跳水坑玩,寓意很好,大人和小孩就应该一起保持童心,“我儿子特别喜欢《时空胶囊》那一集,但他太小,还不明白,就拿个罐子说这是他的时空胶囊,里面放着他珍爱的一些小东西。”王静还提到,动画片中关于社会分工的设定也很好,其中每个家长都有明确的职业身份。

  “动画片是双刃剑。”王静举例说,《机器猫》有竹蜻蜓,一方面这充满想象力,另一方面小孩万一模仿它去飞就很危险。她有一个动画片黑名单,帮孩子排除掉“模仿可能带来危险”、“情节暴力”、“二元论非好即坏”、“硬讲大道理”的动画片,此外选择看什么,她不强求孩子,主要还是根据孩子的喜好。4岁的小贝上幼儿园了,他也喜欢看《小猪佩奇》,但并不会学里面的猪叫,他更喜欢模仿奥特曼的手势“打怪兽”。“动画片让小朋友学会了很多。”

  小贝的妈妈陈乔告诉记者,《巧虎》里有很多知识普及,《变形警车》这样的动画片让小朋友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她每天会给孩子看十五到二十分钟的一集动画片。陈乔认为,孩子从动画片里学习和模仿什么,主要看家长的引导。陈乔选好动画片之后会和小贝一起看,时不时说谁对、谁不好,小贝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怎么做等。在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也有家长明确表示不喜欢《小猪佩奇》。“感觉造型不好看,每天傻呵呵的。”

  上海市民赵小燕表示,自己孩子3岁,先前也让孩子看过几集《小猪佩奇》,后来发现动画片里的小猪傻笑不止、随时躺在地上、踩泥坑这些“苗头”不太对。“它寓意是蛮好的,但毕竟我们是人,不是小猪呀。完全模仿的话会出现一些问题,让宝宝看的话很难控制他具体模仿什么。”赵小燕表示,孩子参加的早教中心内有一对亲姐弟是典型的小猪粉,“姐姐很喜欢《小猪佩奇》,有弟弟之后一定要叫他乔治(《小猪佩奇》中猪弟弟的名字),父母也没意见,弟弟就叫乔治了。”

  很多时候,赵小燕会结合自己的审美偏好给孩子选动画片,“我自己不喜欢的,一般就不会给他看。”她更偏向于给孩子看《汪汪队立大功》、《超级飞侠》、《海底小纵队》等动画片,“它们有个共同点,主要角色是一个团队,每集中它们都会遇到一个不同的困难,成员各有分工协作解决问题。”赵小燕举例说,《汪汪队》里的小狗有的擅长消防,有的能追踪气味;而《超级飞侠》里的飞行机器人有的擅长救援,有的能指挥交通,还有的擅长发明创造。

  “这就告诉孩子每一种能力都是有用的、每一种职业都是值得尊重的,小朋友们都爱的《超级飞侠》主角只是一个快递员而已。”赵小燕说。赵小燕认为,孩子每天看一到两集动画片,平时也会念叨动画片里的台词,比如“勇闯天下,超级飞侠”、“汪汪队总部集合,莱德需要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总归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让她觉得有必要纠正的模仿行为。专家眼中,孩子该如何看动画?“一要选择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

  二是家长要陪同观看,适时进行教育和引导。”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动画片的内容首先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段,不能够让孩子接触色情、暴力的内容,这是基本底线。同时,即使是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家长也不能让孩子一个人看而撒手不管,而应去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理解动画片中的情节,避免孩子模仿不合适的内容。熊丙奇还认为,如果孩子的模仿行为充满童趣,也没有危险性,并无太大问题。

  不过也别让孩子沉迷其中,比如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模仿,那肯定需要教育;孩子也想买与动画片相关的玩具,家长也应适当控制,“无论是否与动画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消费习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