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建设 > 正文

破陋习倡新风 浦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破陋习 倡新风
 
  ——浦北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覃科棵
 
  北通镇平坡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龙门镇马兰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县城成功晋升第七轮“自治区文明城市”,连续12年获评为“自治区平安县”……这是浦北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成效。
 
  近年来,浦北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采取破引并举、治建同步、送种结合等措施,统筹资源,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破引并举 打造高地
 
  “跳岭头”是钦州市一项独特的民间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习俗,在浦北县流传甚广,尤其在农村地区极为兴盛。
 
  曾几何时,操办岭头节是该县农村不少地方的“面子工程”——过节时,谁家亲戚朋友来得多,操办得越丰盛、排场越大,谁的面子就大,从而形成了一股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大吃大喝之风。为了改变这种陈规陋习,浦北县通过成立县镇村三级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议事制度,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力刹攀比之风,不断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既遏制了岭头节吃喝之风,又传承保护了“跳岭头”这一特色民俗文化。
 
  近年来,浦北县以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地为目标,努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风尚。为了集中力量破解难题,该县创新建立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宜居乡村工作,纪检监察、政法、宣传、统战、群团、商务等六大战线保驾护航的新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高度融合,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让全县派出的78个第一书记、612名工作队员和385名党建工作站专兼职工作人员,既是扶贫工作者,又是精神文明建设者,破解精神文明建设力量不足、项目不多等问题。
 
  为了引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该县每年拿出130多万元,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通过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和十星级文明示范户,不断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统计,目前该县获评全国文明村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自治区文明村镇20个,市级文明村镇11个,2户家庭获评为全国最美家庭,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治建同步 夯实基础
 
  近日,走进该县北通镇清湖村委福多堂村,只见一栋栋小洋房掩映在苍翠的荔枝林间,健身、娱乐等配套设施、器材一应俱全。
 
  “近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大家住得很舒服!”村民陈国华说,过去的福多堂村是另一番情形,进村道路难走,住房十分破旧,污水随意排放,村里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自开展“美丽广西”系列活动以来,当地党委政府从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开始,一步步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旧建新……经过努力,福多堂村被打造成为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自治区级生态村”和“全国文明村”。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