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与原子弹共舞:坦克如何打核大战?

坦克如何与原子弹共舞?核战争如何使用坦克

为了能够在核战争中使用坦克,世界很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装甲车核爆试验,主要目的是为了搜集数据、总结经验和使用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除了日本吃过原子弹以外,其它国家很难有机会体验一把核爆炸的刺激。中国在60年代曾经组织过核爆试验,在本人较早前的一篇文章《中国装甲兵押运美军坦克的故事》当中,提到了与孔伟一起去接车的付福禄,他曾经亲自驾驶59式坦克冲向核爆中心。老爷子现在已经80多岁了,身体很健康,看来当年我们国家的坦克是能够满足核战争条件下使用需要的。

null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当初被五大国当作“杀威棒”的核武器及其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掌握。还有一些造不起核武器的小国家,一直倾情于生化武器的研究。虽然现在“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口号已经过时了,全球化的核战争几十年内也打不起来,但在局部战场上,小规模的使用生化武器和贫铀武器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这些都要求核生化防护技术有一个相应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核生化武器的实战应用和针对它的防护技术就是一对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的矛盾,而在核污染或化学污染的条件下,单兵活动会受到极大限制,危险性也极高,所以坦克装甲车辆是核生化污染条件下局部战场上最主要的突击力量,而核生化武器的主要攻击目标同时也是这些装甲部队。所以,坦克装甲车辆三防系统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军事强国的重视。

null

天下武功出少林,三防系统苏联造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集体防护装置就已经成为了苏联军队的坦克装甲车辆的标准装备。当时的苏军认为,坦克厚重的装甲能够使战术核爆炸的辐射衰减。因此,苏联当时研制的车用集体防护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车内人员不会受到冲击波和放射性微粒的伤害。根据这一思路,苏联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车用集体防护装置,简称PAZ。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PAZ系统先后被装配在T-54/55、T-62坦克和BTR装甲车上。防护装置位于炮塔内,采用一部RBZ-IM辐射探测仪,当探测仪探测到伽玛射线和中子流时,立即向车体各关闭机关发送指令,指令通过各关闭机构的小电爆管来执行操作,使坦克装甲车辆的人员舱和动力舱完全密闭,从而确保坦克装甲车辆的人员和机械不会受到冲击波的伤害。此时安装在炮塔上的除尘增压风机开始工作,在人员舱内形成一定超压,排出空气中的杂质,以防止放射性污染物进入人员舱。但是由于这种三防装置没有过滤装置,所以它算不上是一套完整的坦克三方系统。

null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坦克而言,开炮必然有硝烟进入车内,而火炮抽烟装置不属于三防装置,那么火炮又是如何做到防止核生化污染的?这主要归功于火炮抽烟装置(就是炮管上突出来的那一段),现代的火炮抽烟装置基本上都是空气引射式的,结构上类似一个单口储气筒。在炮弹发射时,膛压升高,高压空气进入抽气装置内,炮弹飞出炮膛后,膛压下降,此时抽烟装置内的高压气体因为压力差喷出,方向向前,因为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于是在炮膛前部形成低压区,而此时炮拴已经打开与车内相同,于是抽烟装置形成的低压区迫使膛内残余的火药燃气向前流动,从而防止燃气和有毒烟雾进入车内。

来自战场的意外发现

1973年,以色列在战场上缴获了一辆苏联制造的BTR装甲车,从这两装甲车上发现其安装的三防系统,据此猜测到苏联可能会在未来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以色列军方立即把这一重要情报交给了美国,美军意识到了车辆集体防护的重要性,由此全面开始了坦克装甲车辆三防系统的发展计划。并且明确指出,自1981年开始,美军所有坦克装甲车辆必须安装三防系统。

null

以目前世界上坦克装甲车辆三防技术最近先进的美军为例,其坦克装甲车辆三防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体防护,另一类是集体防护。当今的坦克装甲车辆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所谓“超压集体防护装置”,简单的说就是从车外吸入的空气通过过滤装置净化后由压缩机向车内供气,先在车内形成超压,呈超压式工作状态,即使是在打开舱盖的时候,气流也会随着压力向车外吹,这就避免或者减少污染颗粒进入车内,同时,个人防毒面具保留备用。

美军第一代核生化集防系统构造比较简单,主要由超压式集体防护装置和单兵装备的过滤式防毒面具组合而成。

null

美军第二代核生化集体防护装置将第一代中过滤器和环境系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防护、生存合二为一的三防系统。但是主要工作原理仍然沿用第一代超压集体防护装置,每分钟供气量100立方英尺。美国加勒公司对此进行了改进,将车内排出的空气经过气体循环装置进入复试过滤的混合式集体防护装置,形成通风量为每分钟200立方英尺的已冷却净化空气,这些空气直接进入每个成员的微气候冷却背心和通风面罩,其余的空气用于人员舱的加压。这种系统后来被装备在M1A1主战坦克上,经过实战检验,能够基本满足作战需要,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价格偏高,以及战场修理维护不便,后来也被第三代集体防护装置取代。

美军第三代核生化集体防护装置与前两代有了较大变化,采用了压力可变吸附技术。使用压缩空气将压力可变吸附系统与空气循环环境控制系统相匹配。压缩空气通常来自于M1坦克的燃气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压力可变吸附系统的优点是能防护大多数穿透性有毒颗粒,使用专门的微粒过滤器,并能长期使用而不需要备份活性炭过滤器。该系统每分钟能够供给200立方英尺洁净空气。通过模拟实验,该型过滤器能够吸附和过滤所有已知毒剂。

null

但是美军目前仍有许多战车装配的是第一代三防系统,而且有相当数量的战车采用的是个人式集体防护装置。第二代、第三代三防装置虽然能极大地提高部队在核生化污染条件下的作战灵活性和生存能力,但是成本较高,对车辆要求也比较苛刻,不论是三方系统本身还是装载的车辆,维护起来都很困难。

实际运用困难多

由于核爆炸试验机会不多,所以各国特别珍惜能够检验常规兵器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测试性能的机会。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为苏联军队第一次搜集到了装甲坦克车辆在放射性污染条件下的使用经验。在消除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事故影响时,曾使用了履带式排障工程车、装甲修理-抢救车和装甲运输车,还用了轮式战斗侦察-巡逻车和BTR-70装甲运输车。我们今天透过苏联装甲车辆在放射性污染条件下的使用测试情况。

null

由于过去没有经验,苏联人在准备工作上做得相当充分。所有上述车辆在驶往契尔诺贝尔原子发电站之前,为在真正实现车辆在放射性污染区内工作,在乘员工作地点区内,车辆内部和外面都装备了铅板状的附加防辐射防护装置。并且转门设计了能够在野外条件下立即安装在车辆外部的附加防辐射防护装置,从苏联的设计当中可以看出,以铅版为原材料的防护装置能够为车辆有效抵挡γ射线的影响。以后新型车辆设计的时候,可以兼顾这种防γ射线装置的安装。

null

一般装甲车辆在放射性污染辐射下参加战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损害,一个是正常作战造成的损坏,另一个是处在污染区内的整个车辆和人员遭受辐射的损害。基于这两点,在设计车辆时,假如污染的土壤是辐射源和γ辐射作用来自下半球作为出发点考虑乘员防护,那么在契尔诺贝尔原子发电站区内的工作经验表明,破坏区内的辐射源不仅在土壤上:而且在建筑物的瓦砾上(包含屋顶的保全部分),而在森林中,树冠乃是辐射源。

经验表明,由于车辆结构的种种特点,消除放射性污染是困难的。在工程设备中,存在许多敞开的内腔和难以达到的部位,放射性尘埃和污染物很容易从这些地方落入车内,并且以后不可能完全清除。结果,在完成任务后,消除放射性污染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此车完全洗净,达到允许从污染区将其牵出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工程师们曾提出过针对放射性污染区工作的车辆(轮式和履带)的改进计划,主要方法是安装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在污染区工作时,空气滤清器变成放射性尘埃的过滤器,而且需要设计一款专用的一次性滤芯,对于这款滤芯的性能要求是很简单——尽量延长工作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对于没有更换滤芯条件的车辆而言,应该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并保证其有效清洗。

null

根据前苏联在后来深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地区的人员记载,他们乘坐的车辆分为两队进入核放射区域。第一队车于1986年4月29日驶入,第二队车于1986年5月6日驶入。两队车辆都参加了以下几项工作:搜集和埋葬具有放射源的污染物;伐木、清扫污染的死亡森林;安装保护生物墙屋顶板。个别情况下,车辆要进入辐射级达到360伦琴/小时的区内工作。此时,车辆内部辐射级能够达到15伦琴/小时。至1986年6月1日,第一队车辆的工作时间平均为150小时,第二队为100小时。经过消除放射性污染的试行后,车辆结构中的单个组部件仍然能够检测出辐射。即便清洗车辆,也未能洗去滞留的放射性“污物”。而且在保养车辆期间,未直接参予消除事故影响的三名军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

除此之外,还发生过几起事件,进入污染地域的车辆履带辐射级急剧地上升。仔细检查后发现,履带板的花纹之间压入了土块或石墨块,它们的辐射级竟达到150伦琴/小时。为取出它们,曾制造了2米长的专用尖铁棒,靠铁棒费劲地撬出了土块,然后放入抬斗,送到临时存放处。从以上资料得知,在核战争条线下使用装甲车辆时,必须保证实现消除这些车辆上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性,以便于在放射性污染区外继续使用它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