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活动 > 正文

中国获得空中加油技术,这个西方大国的帮助功不可没

空中加油被誉为是大国空军的力量倍增器,中国空军的机群中,空中加油机是比预警机数量还少的存在,轰油-6作为第一代空中加油机,很多网友都有点不屑,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但轰油-6研制、装备过程相当不易,而一个西方大国,更是在中国获得空中加油技术过程中,给予了慷慨的帮助!

\

▲轰油-6和歼-8D

去年的朱日和阅兵中,两架轰油-6型空中加油机和4架歼-10C新型歼击机组成加受油机梯队飞临阅兵场,以预加油状态通过检阅台,这是轰油-6第四次参加阅兵,在1999年国庆节的“世纪大阅兵”当中,当轰油-6空中加油机和歼8D受油机首度亮相时,标志着中国正式拥有了空中加油技术。

轰油-6采用的是软管加油方式,翼下挂有2个RDC-1型加油吊舱,加油锥套平时就收在吊舱内,通过前方的小型风力发电机驱动锥套软管放出,进而和歼8D/H/F和歼-10系列的受油管在空中结合,然后完成加油过程,其实RDC-1的技术源头,是来自万里之遥的英国。

\

▲RDC-1特写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空中加油机工程时,英国曾向中国提供了MK32型空中加油吊舱的关键技术。从外形、原理来看,轰油-6的RDC-1,的确和英国VC-10K型空中加油机所用的MK32非常类似,在中西关系密切的80年代,中国向英国等西方国家获得了不少先进的高技术武器系统。

\

▲VC-10K3的MK32特写

在轰6基础上改装的轰油-6于90年代初首飞,同期首飞的是中国第一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歼8D战斗机。虽然这对组合很快就研制出来了,但中国空中加油技术的完善在还是持续了不少时间,特别是歼8D的空中受油管因为噪音过大,以致于影响舱内通信,沈飞也花了不少时间来攻关这一缺陷。

\

▲轰油-6为歼-10C加油

再加上歼8D和轰油6之间的空中加油训练磨合了不少时间,从最初的单机加油再到双机再到编队加油,2010年前后,军报曾披露进行了夜间空中加油,因此虽然轰油-6和歼8D早在1999年就正式亮相了,1998年歼8D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中国空军真正掌握空中加油技术,一直到2000年后才算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