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14岁神童假新闻:整个社会的愚昧。是谁造就了这么一个天大的笑话,又是谁毫不犹豫地传播这样的谣言,毫无底线?这世界越来越病态了。
前些日子,一位来自山东莱阳的14岁初中生一夜间成了“网红”。
与一般的网红靠脸不同,他之所以红,完全是靠“才华”。
或者说,让他红的是剥去“神童”伪装的过程:
本月初,山东当地教育局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多家媒体转载报道——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参加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参加国际大赛获奖……自古英雄出少年,14岁少年考入世界最顶尖大学,创造了莱阳教育年龄最小考入世界顶尖大学的历史。
网友质疑,媒体跟进,此事疑点重重——
“神童”走红当天就受到网友对其履历的质疑
有网友戏谑称:6岁编程“一键关机”,莫非是拉电闸?有网友指出,被录取的“神童”竟然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说成“麻省理工大学”,有些不合情理。
还有网友发现,该生简历中展示的部分与高校的往来邮件中,发件人为“我自己的邮箱”,落款、发件人等信息也不甚规范。更有甚者,“神童”参加并获奖的“ACPC国际大赛”落款竟然是WTO
媒体跟进报道核实,更发现此事疑点重重
……
当地教部门回应: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是事实—— 面对记者采访,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虽然表示“正在进一步调查相关事实”,但该工作人员言之凿凿,李姓学生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一事是真的,“我们看到了(签约的)照片,不会存在差错”。
麻省理工学院回应:不存在主动签一名学生的情况——
麻省理工学院回应说,我们不签约学生,也不会主动联系他们。所有的学生都要走相同的申请程序,且只能在高中最后一年申请——
在众多证据面前,当地成立调查组,并于11日发布调查结果:对不起,我们错了——
由于我们核实不严,导致12月1日发布的“莱阳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为失实消息。对这一事件给社会公众造成的误导,形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我们表示真诚道歉。我们一定深刻反思,查找原因,吸取教训,进一步引以为戒,端正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规范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员,我们将认真调查,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真诚欢迎和感谢社会各界与媒体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关心。
莱阳市教育体育局
2017年12月11日
以上,就是长安君替您梳理的“14岁神童事件”从舆论发酵到反转、到想再反转却没反过来、直至板上钉钉的全过程。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
在这场闹剧中,那个未成年的孩子是无辜的,太多的人绑架着他,在“神童”路上一骑绝尘。
但尘埃却不该落定的这么快,长安君有三个质疑的锤子,希望扔给一些人,看看能不能砸醒他们,砸出些反思——
第一个锤子
扔给“神童”信息的源头
最初那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当地教育部门傲娇的说:“创造了莱阳教育年龄最小考入世界排名第一大学的历史,甚至全省记录”。
表面上说的是“神童有多神”,实际想说的其实是“当地教育有多好”。在网友对报道提出质疑后,有工作人员就表示,这些报道只是“宣传需要”。
也许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看来,在当地打造出一位神童的功,要远大于信息失实的过,为了“宣传需要”,事实变得不那么重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事业功在当代,立在千秋,不仅说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也同时说明,这是一个不容易短期出政绩的事情。而用莫须有的神童给自己贴金,追求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勇于认错,诚恳道歉固然值得肯定,但教好孩子是根本,舍弃这个根本去追求所谓的政绩,只会让教育变得畸形。
舍本逐末追求“明星学生”“明星班级”“明星学校”会让教育资源越来不均衡,让家长越来越焦虑,让教育变成变成让舆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在一次又一次的爆燃中,消耗着公信力。
十九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比一切评论更有力度: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是用“造星”运动,在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上挖下塔西佗陷阱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