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田野新风尚 三农新征程

  • 环境改善后,白天鹅来栖息。

  • 柿子红了。

  2017年7月12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8月14日,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全省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将分三批易地搬迁,2019年底前将全部入住新居。
  2017年,我省预计15个贫困县摘帽,2500个左右贫困村退出、74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
  2017年6-8月份,全省大力推广长治市“五道五治”经验做法,以环农村、环景点、环城乡接合部和沿路、沿沟、沿河为重点,以治乱、治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轰轰烈烈开展了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截至2017年11月中旬,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99.43亿元,农村饮水工程完成2270个贫困村庄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已开工3460处,完工1345处,改厕任务开工19个县(市、区)完成20553座,完成率50.1%。农村环境面貌极大改善,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017年6月9日,省河长制办公室印发了《山西省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清河行动方案》,提出8项具体任务,逐项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
  2017年6月17日,全省七河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以河长制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一河一策、对症下药,让河流重新焕发生机。
  2017年8月3日,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召开,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
  2017年底,我省已全面建成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体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