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农行广东省分行努力发挥金融服务“三农”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凭借点多面广的机构设置、丰富多元的服务经验、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探索出一套“三农”服务新的模式。
在创新带动下,金融对乡村振兴带动作用明显。农行广东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行“三农”贷款、涉农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2017年末,贷款余额1539.8亿元,比年初增加261.2亿元,增幅为20.43%,比全行增幅高8.13个百分点,为全省农业生产、农村繁荣、农民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为广东县域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2017年,农行广东省分行紧跟广东“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步伐,持续加大“三农”县域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对于县域重点项目建设,农行广东省分行围绕粤东西北扩容提质城镇化发展规划,对接各地发改、水利、农业、财政等部门,制定“大新特三农”整体和六大行业营销指引,出台“三区三园一体”、特色小镇等12项金融服务意见,强化专项营销和督导推进,大力拓展县域重点项目,积极支持水利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基地对公业务、特色旅游等重点领域。
去年全年,农行广东省分行县域重点项目审批66.2亿元,已投放15.1亿元,支持了茂名电白长湖窿村三旧改造、揭阳普宁国际服装城、清远阳山滨江路改造、江门开平赤坎古镇、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码头等,有力支持了广东县域地区夯实基础、改变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农行广东省分行也积极支持农业生产转型升级。该行根据广东“四区、两带”农业开发战略,紧扣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锁定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和林业、渔业、小水电等特色行业,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向上延伸农机、化肥、育种等客户,向下支持产品收购、储运、加工等环节,构建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向8052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放贷款6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94亿元。
在县域实体经济稳定增长方面,农行广东省分行支持力度也较大。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也是经济活力和增长点所在。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落实农行总行与国家工信部签订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扶持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及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就业。全年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增量16.6亿元,贷款余额445亿元,占县域对公贷款的71%,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
给“三农”金融增添“互联网”新动能
农行广东省分行紧扣中央要求和总行部署,大力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以“惠农e通”为统一品牌,以网络支付结算为基础,以电商金融为支撑,以网络融资为重点,因地制宜,相继在清远、揭阳、江门、云浮、省营、茂名等分行开展“惠农e贷”七大服务模板的创新试点,顺应农业农村移动互联时代发展新趋势。
农行广东省分行按照“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的思路,分层分片抓好“七个业务模板”创新试点。目前,便捷贷、快农贷模式均已实现全省全面落地。各地试点目前已导入白名单1218户,累计放款203户、金额2074万元。截至2017年12月末,全行惠农e贷农户贷款余额6448万元,惠及农户1612户。构建起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为县域蓝海金融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与此同时,农行广东省分行还大力推进“惠农e付”的优化升级,制定下发了《广东分行“金穗惠农通”工程互联网化升级工作指引》,就加快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与“农银e管家”平台对接融合的目标、方法、要求等进行了统一部署。加快惠农通服务点的互联网化升级改造,全面加快“金穗惠农通”工程”对接互联网金融的推广应用,基本实现“惠农e商”对服务点100%全覆盖。
农行广东省分行大力开展“惠农e商”联动营销。围绕专业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供销社、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等重点领域,积极为各类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全程垂直化电商金融服务。截至12月末,全省县域地区共有“农银e管家”商户2.46万个。
持续创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
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支持“大新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为落实“大新特”发展战略,去年农也银行广东省分行持续加大农户贷款投放。该行顺应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要求,借助与广东省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契机,大力推进银担合作模式,着力服务优质农户,满足“大新特”农户金融需求。截至2017年12月,农担合作贷款余额1.53亿元。
农行广东省分行还积极做好农民进城购房信贷支持,以“农民安家贷”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县域个人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12月末,全省“农民安家贷”比年初增加5.5万笔、余额增加249亿元,增幅分别为96%、92%。
对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兴经营主体,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相结合,利用快农贷等新模式开展客户营销,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线上化操作,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便捷用款需求。
同时,为深挖农村金融改革空间,重点支持连片开发、规模种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推广“两权”抵押贷款。截至去年12月末,已累计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1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316万元。
升级“惠农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如何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是农行广东省分行不断探索的目标。为优化县域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持续推进金穗“惠能通”工程,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大力增加涉农代理项目,加强新农保、新农合、涉农财政补贴、农村公用事业、农业产业链、农村商品交易市场等六大领域结算服务。
截至2017年末,该行已在全省设立惠农通服务点约1.6万个,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服务点数量居广东同业首位。承办各类涉农代理项目累积达1040个,发行“金穗惠农卡”619万张。同时,着力提升服务点转型升级,通过涉农代理项目、电费代缴业务等提升服务点效能。截至去年12月末,全省惠农通服务点月均交易笔数达63笔。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贯彻服务三农“一号工程”部署要求,加快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互联网化转型升级,通过全面推广应用聚合扫码支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广大农户打造具有全新数字化体验的惠农通工程新版本。
落实责任担当,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2017年,农行广东省分行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紧盯脱贫攻坚目标,结合广东实际,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早在年初,该行召开2017年三农金融服务暨金融扶贫工作会议,围绕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定点扶贫“三项重点”进行全面部署。坚持“因地制宜、一行一策”原则,依托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带动等多种模式,确保信贷支持力度。
2017年末,农行广东省分行地处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的21个支行贷款比年初增加45.2亿元,增幅19.31%,比同期全行贷款增幅高7.01个百分点。
农行广东省分行还创新推出“农行信贷资金+农担公司保证担保+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金融扶贫模式,发放产业扶贫贷款400万元,安排帮扶资金100万元入股政府资产性投资项目,全额出资兴建麦湖村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楼,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四个一”活动,打造脱贫增收长效机制。
通过密切联系当地政府、扶贫部门,对接地方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制定金融扶贫信贷方案,将金融精准扶贫与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相结合。如清远分行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植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白名单技术,创新推出了“阳山扶贫e贷”。截至2017年12月末,累计实现放款777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5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