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三农 > 正文

2017年我市“三农”发展稳中向新

  春华秋实结硕果,小麦香中话巨变。回望2017年,我市“三农”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粮食再获丰收,贫困村齐心协力摘穷帽,趟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永城模式,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在全省取得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成就,“三农”盛景在永城大地徐徐展开。
 
  脱贫攻坚成绩突出。2017年,市财政预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32亿元,安排专项资金7242万元,用于扶持732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安排专项扶贫资金6000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六改一增”项目,以实物形式为6947户贫困户按每户1000元予以补贴,实现了“五不五有”;投入资金2731万元,完成了30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等整村推进项目。同时,强化落实“六个一”工作举措,实施“六个率先”扶贫措施,圆满完成3300人脱贫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15152”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富硒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弱筋小麦试验基地2000亩;“1006”工程成效显著,全市区域化种植100万亩夏播高蛋白优质大豆,示范引领种植6万亩夏播花生;“3030”工程有序推进,2017—2018年度采取规模化区域化种植30万亩强筋小麦、30万亩富硒小麦。全年粮食总产达27.05亿斤,实现了粮食总产“十四连增”,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全年“零火点”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在建设高标准粮田的同时,完成全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重点县及水利连通工程(二期)两个项目区,投资2600万元,效益面积3.8万亩。全市营造林3.8546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8.8%。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5.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57%。成立了市、乡两级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同时构建了涵盖气候观测、天气观测、区域气象观测、专业气象观测等观测内容的立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加快培育现代面粉食品产业集群,河南永新面品和河南汇丰面品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产业化集群”,河南汇丰面粉有限公司已被申报为国家级候补重点龙头企业,永城市鑫鼎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皇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成批涌现,预计全年畜牧业产值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7.1%。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发展到530多家,饲料生产总产量达到260多万吨。
 
  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快速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620个,家庭农场400个,土地流转总面积65.5万亩,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72个,植保专业合作社30个,发展专业机防队120个,配备大中型植保机械990台、电动喷雾器3500台,全年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00万亩;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已建成7个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围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设60个村级电子商务网点,12个农作物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各级荣誉捷报频传。永城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市)”;全省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中位居省直管县第一名;获批河南省“粮改饲”试点县;市农机局被评为河南省农机推广先进单位、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气象局被评为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畜牧局被评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评为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永城广袤农村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2018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善镇区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承载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村新能源革命,努力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革命性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