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强农补齐突出短板
汤洋委员: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我省农业从“大起来”到“强起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基调,补齐突出短板。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绩效考核、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坚持把农业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增加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构建财政、基金、银行、保险、担保“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乡村旅游铺就致富新路
杨华代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省乡村旅游潜力很大,各地可以根据村情地情民情,因地制宜打造景点吸引游客。乡村振兴目的就是让农民富裕,我们利用乡村的资源,结合着国家的好政策,通过旅游产业吸引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用以汇集人气、提升收入水平,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容整洁,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拥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态优先共建美丽乡村
郑中明委员:绿色是农村的底色,乡村要振兴,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示范带动,总结推广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的新经验,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要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打造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村镇建设中,应顺应传统肌理,强化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 “三大革命”,推动农村优美生态、传统民俗、特色资源、绿色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
育才引智提供强力支撑
吴松青代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要振兴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建议在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偏远落后地区实施类似于大学生村官模式的青年回乡工程,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创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省教育部门要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将贫困地区医学生定向招录免费培养纳入高校大中专招生计划,解决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紧缺难题,让他们学以致用,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