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这本是描写西湖风光的诗句,如今让众多游客在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领略到了同样的景致。
6月14日,一对白鹭在湿地公园栖息玩耍,游客拿出相机记录下这一如诗如画的景色。
时而一群遗鸥翩跹起舞,时而一对苍鹭展翅飞翔,时而一对长脚鹬在水面轻盈漫步。有游客表示,再次来到官厅水库湿地公园,第一印象就是周围的树多了、草密了、水绿了、鸟多了,远远望去山水相接,美不胜收。
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从2017年开始,河北省怀来县在官厅水库上游和北岸,逐步建设起华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之初,水库两边荒滩上种满了玉米等农作物,周边还有畜禽养殖、建筑垃圾、违章建筑等,造成了水体污染。”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周彬介绍,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怀来县流转土地3.2万亩,全部退耕还湿。同时,清理垃圾近20万吨,清退违章鱼塘30余户,栽植各类植物3.3万亩。经过不懈努力,官厅水库水质由四类、五类提升局部至三类,红嘴鸥、灰鹤、赤麻鸭、天鹅等野生鸟类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完成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为怀来县生态文明建设又添一张“国字号”名片,同时也填补了怀来县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空白。
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官厅水库是首都重要水源地,是首都“两区”建设的关键部位。怀来县按照‘生态第一、创新引领、跨越赶超’的发展思路,以保护官厅水库为核心,构建“一湖三圈”的空间发展布局,科学划定生态、生产、生活区域。其中,第一圈层为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第二圈层为葡萄温泉文旅产业带,第三圈层为组团的工业、商业和城市居住功能区。”据河北省怀来县人民政府县长王鸿飞介绍,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以保护怀来官厅水库及上游永定河区域湿地生态环境为主,整个湿地公园的规划面积是135平方公里,2020年到2021年还要继续完成30平方公里的建设任务,到那时候将形成一个环官厅水库的湿地保护带。
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6月14日,一群遗鸥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翩跹起舞。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区的重要职责。春秋迁徙季节到来,成群结队的候鸟过境湿地公园,超过10万只鸟类的场面极为壮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李理向记者介绍,“随着水质的改善,湿地植物从106种增加到318种,野生鸟类从181种增加到196种。灰鹤的种群,最多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只,在官厅水库区域内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的出现,证明官厅水库库区的生物多样性现在发展的十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