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牛肉经过细致的剔筋、充分的滚揉,在-40°C的冷库下速冻后,快速通过自动切片、包装、检测的自动化生产线,一片片卖相十足的牛排就成形了。
2020年6月14日,小编带领杭商企业家与消费者代表共同走进大希地工厂,近距离观看了牛排生产的全流程,从源头上见证一块真材实料的好牛排如何诞生。
这场2020(第七届)“中国透明工厂”走进大希地活动,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办,每日商报社、杭商全国理事会、杭州大希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全副武装进去明明白白出来
作为牛排界的网红,大希地品牌的牛排一向以高性价比著称,它亲民的价格一方面让消费者心动,一方面又心存疑虑——牛排的原材料经不经得起检验?生产管理规不规范?食品安全有没有保障?
为了正面回应这些问题,此次大希地主动敞开工厂大门,接受大众的“挑刺”,小编随团亲历了全过程。
进入工厂车间之前,所有参观人员都被禁止携带手机、手表、首饰等物件,穿上一次性防护服、防护帽与鞋套,用洗手液与消毒液二次清洁双手之后,还要通过消毒池与风淋间进行全身清洁与消毒。前期准备工序非常复杂,花了近10分钟。
刚刚踏进车间大门,一股冷气就扑面而来。“我们整个生产加工环节都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下,核心车间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肉的新鲜度。”大希地品控负责人解释说。
可以看到,整块的牛肉被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放到案板上,用剔刀细致地剔除上面的筋膜,被剔除的部分全部被当作废料处理掉。
剔除筋膜后的牛肉被投入真空滚揉机,用物理手段进一步摔打断筋,让它的口感变嫩。这个步骤,立刻消除了消费者对牛排添加嫩肉粉的误解。
随后,工作人员用模具对牛肉进行轻微塑形,投放到-40°C的冷库中存放8个小时。冷冻完成后,便可上机自动完成切片、包装等工序,整个生产线环环紧扣、紧张有序。
最后一步,产品还须通过金属异物检验,才能被装箱,通过-18°C的冷链车配送到全国各地。
据了解,这家位于上海的工厂是大希地的专属工厂之一,日产量达到20万片,是全国产能最大的牛肉加工厂。工厂配备的砍排机、包装机、给袋机均达到国内顶级水平,自动化程度在行业内也处在领先位置。
目前,大希地还在南京打造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牛排加工工厂,未来生产线上的人工会大幅缩减,品控的标准化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
“五星级”西餐试吃引人“种草”
在大希地上海工厂内,还“藏”着一个小而美的餐厅,平时只供员工内部研发产品、调试口味,这次专门用来招待前去参观工厂的客人们,整个场地布置也非常温馨。
在那里,杭商企业家与消费者们试吃了大希地各个系列的当家产品,包括菲力牛排、战斧牛排、阿根廷大虾、银鳕鱼等,不仅味道堪比专业的西餐厅,连摆盘都非常讲究美感。
小编打听到,这顿精致西餐的主理团队,是公司从五星级酒店、米其林餐厅挖过去的牛排料理大师,现在已经成为大希地研发部的骨干,所有产品的口味都由这个团队来把关。这样一来,消费者在家DIY,也能享受到专业西餐厅水准的牛排。
目前,大希地已经研发出牛肉、其他肉类、海鲜、休闲食品、调味料等五大系列、近200款产品,2019年销售额近15亿元。其中牛排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最大,是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
试吃之后,不少企业家和消费者都被“种草”,甚至有人提出,能否现场采购一批产品带回家。但工厂表示不直接对外销售产品,建议大家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下单,或者去盒马鲜生这样的线下实体店购买。
最近正值“618”大促,根据天猫公布的最新数据,大希地是“618”首日生鲜成交TOP10的榜首,40分钟卖出了40万份牛排。
“看得明做得精布得远”
参观结束后,大家就围坐在这个温馨的餐厅里,分享了各自的收获与体会。
杭州开源丝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健元:大希地的生产线无论是专业度还是标准化水平都很高,敢于敞开工厂大门透明公开,更能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吃得更放心。
杭州书画社总经理傅敏: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品控是最关键的,大希地虽然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但让大家看到了百年品牌的姿态。
杭州创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孙剑:今天的参观,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企业管理、品牌打造和产品设计方面的经验,我个人也成为大希地的粉丝了。
杭州小歌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杨杨:“中国透明工厂”既能让消费者深入了解食品加工流程,也能让企业接受大众监督,同时也是宣传推广品牌的一个窗口,可以说是多方受益。
全职宝妈陈伊伊:我们全家人对食品安全都很关心,今天参观下来,让我对大希地原材料和生产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品牌建立了很高的信任度,以后也会跟身边的人安利。
消费者代表来国芳:大希地从原料到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非常严格,今天试吃的几款产品也很和口味,希望企业能坚持把好品质关,给老百姓创造实惠。
最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晓敏总结道,此次“中国透明工厂”走进大希地活动,是生产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执法、消费者的见证参与以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社会营造一个规范透明的消费环境。
他在现场谈了三点感想:首先是“看得明”。大希地从每一批原料的可追溯,到工艺流程、品质把控的标准化,再到产品流向的可追踪,各个环节都是透明公开的,可以大大方方晒出来的,这是一家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的企业。
第二是“做得精”。大希地的团队很年轻,但却拥有难得的工匠精神,对品质把控与生产管理的追求非常极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企业更要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生产,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不断做精做强。
第三是“布得远”。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是整个行业的痛点,但大希地在这方面的布局很长远,尤其是自主开发大数据系统,通过智能化决策提高配送效率,这与杭州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的大方向非常契合,值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