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各国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各类繁杂的知识都需要有效记忆和吸收,但常常记忆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青少年都是难题,基于此,国际思维研究院(下称研究院)在2017年正式启动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脑智科学高效学习法系统科研项目,旨在帮助亚洲各国的青少年,为他们提供更先进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成为脑智科学专项课题的受益者。
2021年5月25日,研究院中国区委员赶赴新加坡总部参与该项目的后续项目进展,项目参与人员有:国际脑智科学研究会中国区主席主席兼国际思维教育研究院学术总顾问陈建宇,国际思维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秀红,国际脑智科学研究会理事马珂、田甜、荣明,中国青少年思维教育研究组特聘研究员冯秀萍、杨 玲、廖桂兰、朱洪群、陆 静、谢洪霞、石平萍、曹敏、梁娟。
本次项目讨论会由John Wilson院长主持,本次研讨会上讨论了《脑智科学高效学习法系统》中在近期取得的新进展,会上深入探究大脑神经生理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理论、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等学科的核心内容,从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思维活动层面进行剖析,包括专注力、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和发散思维力、聚合思维力六大核心思维素养展开头脑风暴,会上也对目前项目研究遇到的瓶颈以及脑智研究中关键数据的采集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讨论与解决方案的商研。
两天的研讨会讨论了若干脑智科学发展议题,其中关于“脑-智科学技术提升青少年思维能力”的议题中,陈建宇提出,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培养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思维习惯的调整,思维工具的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心理障碍的疏通等,这些方面都离不开不断升级的“脑-智技术”。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希望在接下来的脑智科学研究试点学校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脑智能力得到提升,以更高效的思维能力适应当今的信息社会。据悉,陈建宇在2018年2月受邀加入该项目,与会中谈及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陈建宇指出,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会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会议过程中,表示,3岁至6岁年龄层孩子的记忆力训练以保留“耳聪目明”训练为主,而6岁至18岁之间的孩子,着重帮助他们找回思维方式,改变和引导孩子的思维习惯。
研讨会结束之际,为表彰张秀红对脑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思维教育研究院邀请张秀红担任2021年《名校课时培优》系列教材主编,张秀红表示,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会加大投入为中国青少年脑智能力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脑智科学的普及和发展继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