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探,作为叩开国土资源宝藏之门的钥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更深刻影响着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命脉。在国内矿业领域,有一位探秘者——关宏忠,他和许多默默付出的学者、工程师一样,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在矿产勘探领域,他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成为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地质专家。关宏忠拥有近34年的从业经历,足迹遍布西藏高原,在多个矿产勘查项目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书写了一段段传奇般的职业生涯。他的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每一次探索都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
(图:关宏忠先生)
关宏忠的地质之旅始于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大学时期,他便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投身地质事业。毕业后,他放弃了内地地质单位及武警黄金部队的机会,主动申请到最艰苦最边远的西藏高原,投身于地质勘探工作。
自1991年起,关宏忠在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工作,积累了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1998年至2003年,关宏忠担任西藏申扎县羌塘贵金属开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主持地质找矿与开发,成功完成多个砂金矿普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创造了显著效益。2004年至2007年,关宏忠重返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主持盐湖调查项目,发现并完成多个盐湖矿床普查。此后,关宏忠在多家企业担任要职,全面主持地质勘查、资源拓展及矿业权管理,主持完成多个勘查项目,发现多处矿床,为公司发展壮大及行业规范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西藏中凯控股有限公司期间,关宏忠参与了多个矿产勘查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申扎县嘎日阿统钨钼铷多金属矿床普查项目,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2008年初,关宏忠在一次矿区地质工作检查中,发现了云英岩化蚀变分布广泛的现象,敏感地认识到可能存在铷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他随即安排了地表探矿工程和取样工作,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发现了铷矿化,并伴生锡钨铌钽锂铋矿化,其他稀散元素也达到工业品位。面对这一重大发现,关宏忠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他积极推进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深入研究,证实了铷几乎全部赋存在白云母中,选矿难度较小,与国内外其他铷矿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后续的勘查工作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西藏稀有金属找矿开辟了新的方向。在2024年 - 2025年新一轮的普查工作中,关宏忠带领团队对嘎日阿统矿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地质填图和探矿工程,并结合AI技术进行成矿预测,进一步扩大了找矿成果。目前已探明矿区内主要矿种为钨、钼、铷,并伴生铜、锡、铌钽、铋、锂、铍及镓、锗等稀散元素。外围亦发现铅锌银铜矿化现象,整体呈现钨钼铷多金属矿化特征。该矿床规模宏大,共伴生组分丰富,可综合回收利用元素多达十余种,且涵盖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不仅市场需求旺盛,资源储量可靠,选矿冶炼技术成熟度高,同时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极为稀缺的综合性矿床。
除了嘎日阿统项目,关宏忠还参与了其他多个矿产勘查项目,例如嘉黎县龙玛拉铅锌矿后续勘查及储量核实项目,该矿床的勘查和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产业支撑,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促进了矿业产业链延伸,带动地方经济效益显著增长。林周县帮中铜锌矿详查项目,是关宏忠在西藏中凯控股有限公司期间的另一项重要成果。他带领团队对该矿床进行了详查,并提交了资源量报告。该矿床为大型铜锌矿床,伴生银金属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图:关宏忠先生)
在西藏拉鑫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期间,关宏忠参与了西藏盐湖锂矿线索调查项目,并发现了多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盐湖矿床。在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期间,他主导的西藏北部地区盐湖调查及预查项目发现了多个大型盐湖锂硼钾矿床及若干小型矿床,为西藏锂资源后续的勘查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关宏忠担任资源发展中心矿产技术总工程师。在新的岗位上,他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公司的矿产勘探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成功阻止了对不合适矿产项目的并购决策,避免了公司的经济损失。在格尔木深层卤水钾矿普查工作中,前期已投入2300万元开展矿区勘查,结论为无卤水钾矿。关宏忠接手后,认真分析研究区域及矿区资料,认为该区域大概率存在与孔隙卤水、孔隙裂隙卤水相关的钾矿。基于这一新认识,他重新设计了勘查方案。该方案在青海省相关部门组织的审查中,尽管邀请的评审专家们普遍认为矿区不可能存在卤水钾矿,但他坚持按照设计开展勘查工作。经过两年的持续钻探,科研人员已在250米以浅发现孔隙型卤水钾矿,初步估算氯化钾资源量接近千万吨,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目前,持续的钻探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关宏忠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4.25”地震灾后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治理项目,他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迅速锁定了灾害发生的根源所在,同时精准衡量灾害影响规模以及预测潜在风险区域。结合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出一套环环相扣、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为消除灾害隐患、守护区域安全筑牢坚实屏障。这些工程成功治理了曾严重威胁人员安全、潜在财产损失超过3000万元的泥石流隐患。治理后,防治措施也表现良好,未再产生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创新是关宏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不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并将其与地质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找矿难题。例如,他应用了低空仿地飞行航空磁测、大功率三维激电等技术,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矿化蚀变带和构造破碎带,从而锁定找矿靶区。他还引入AI技术进行成矿预测,通过对大量地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矿体的空间分布和规模,推动了勘查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关宏忠凭借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在矿产勘探领域获得了诸多荣誉和认可。他是矿产地质高级工程师、水工环高级工程师,也是矿业权评估师,具备水气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矿业权价值评估等3个专业领域的评估能力。同时,他还是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地质学会、西藏地质学会等多个行业协会会员,还曾作为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专家、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库专家、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专家、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等参与矿业相关工作。
关宏忠对行业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他还积极参与编写了《中国矿产地质志·西藏卷》的部分内容,并在其中负责了“唐北地区矿产”和“现代盐湖矿产”等章节的编写和修改工作。这部志书的编纂,不仅全面提高了区域矿产研究的科研水平,也为西藏地区乃至全国矿产资源战略规划、成矿预测及找矿勘查部署提供了权威依据,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科研领域树立起标杆,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矿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关宏忠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工作者、创新者、先行者和教育者,是在矿产勘探领域默默耕耘的探秘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了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文: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