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应用探索”大会日前在浙江大学圆正·启真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主办,智愈先生(杭州)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承办,聚焦脑健康领域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科学技术演进与营养干预需求,汇聚百余位来自学术界、医学界、政商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路径与行业突破口。
会议伊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金砖国家健康医疗国际合作委员会参事室主任、经济学家 周德文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智愈先生”团队深耕脑健康营养干预领域、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实践道路,以及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取得的突破。周主席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推动更多跨领域合作,让新质生产力在健康等民生领域结出更多硕果。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健康治理体系重构的核心动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商业生态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双健康”,即企业健康和企业家健康。他呼吁产学研各界继续携手,聚焦群众需求,在脑健康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会议上,浙大迪迅创始人、董事长 吴善东登台致辞。他表示,在科技发展与健康需求多元的当下,脑健康领域发展至关重要。吴善东先生热忱表达了与“智愈先生”共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愿景——该系统以预防为核心,将科研成果融入日常健康管理;以营养为工具,通过科学搭配提供机能支撑;以数据为支撑,借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他相信双方合作能整合资源、深化产学研融合,为大众脑健康保驾护航。
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发表主题演讲《ω-3/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均衡与抗衰老》。他系统阐释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性——作为人体必需营养素,它在保护心血管、助力大脑发育、降低认知障碍风险及抗炎等方面作用显著。演讲中,沈教授详细分享了科学挑选食材的方法,强调需按照世卫组织建议的ω-3/ω-6比例(1:4),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搭配三餐,构建个性化健康膳食结构。
华东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吴江博士发表主旨演讲《炎性衰老的营养管理》,从临床一线视角系统阐述了慢性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机制,指出营养干预对“炎性老化”的潜在调控作用,强调“精准营养+生活方式管理”将成为延缓脑部衰老的重要策略。她提到,低度慢性炎症是衰老性疾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功能性营养干预将为延缓认知退化提供更多可能。
“智愈先生”首席研发专家 肖自力(原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带来《从多组学研究到多靶点营养干预》演讲,提出未来脑健康干预需打通代谢组、微生物组、神经通路等多维系统,构建“精准干预-多靶点协同”的模型体系。肖教授指出,“智愈先生”的研发方向聚焦脑健康三大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而最新推出的“智愈先生”青少年款,则围绕大脑发育、缓解压力、保护视力、促进身体发育、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其主要营养素均有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数据支撑,更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
智愈先生(杭州)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俊在会议中明确表示,公司过去十二年的发展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坚持通过观察与共情把握用户真实诉求。面对日益严峻的脑健康挑战,“智愈先生”致力于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切实有用、可感知的健康解决方案。2024年以来,“智愈先生”已联合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重点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营养干预特殊膳食的研发与推广工作,并取得显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未来,“智愈先生”将持续加大研发与市场投入,进一步深耕脑健康领域。
会上还进行了浙大专利技术转让协议及“智愈先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的签约仪式。
与会嘉宾在大会热烈氛围的感染下,纷纷发表见解。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乐龄工程基金管委会副主任曹立勇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问题日益凸显,千万家庭期盼着科技带来的解决方案。本次大会聚焦“创新赋能”与“融合发展”,恰恰切中了时代需求与民生痛点,意义重大。杭州师范大学原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兴听说,当前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产学研融合是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民生的关键路径,尤其在健康领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大有可为。
本次大会标志着脑健康产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迈向更高标准的科研协同、技术共创与服务转化新阶段。“智愈先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学术机构与健康平台在课题共建、数据互通和干预模型验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为中国脑健康事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