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滚动 > 正文

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搭生态发展之台,唱生态共赢新好戏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命名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日,新闻发布会上,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今年遴选工作优化指标、加严监管,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通过日常警告与“末位淘汰”机制,确保命名地区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积极搭建生态发展平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唱响了一曲生态共赢的新好戏。

贵州省“两山”基地授牌,绿色发展路径初显成效

日前,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举行首批贵州省“两山”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为花溪区、湄潭县、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等6个地方授牌。这些地区依托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湄潭县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成功实践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宝贵经验。

平台赋能,中心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作为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平台,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交易机制,助力农产品及产业转型升级。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在生态产品流通中的枢纽节点作用,开辟了生态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新路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交易中心与生态资源上下游、银行、保险、相关政府部门等共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完整体系,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生态产品,解决生态产品的流动性问题,并通过金融赋能形成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模式。

比如,在雷山银球茶产业的发展中,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交易中心不仅为雷山银球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渠道,还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确保茶叶品质符合生态产品标准,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交易中心积极推动茶旅融合、茶文融合,将雷山银球茶转化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两山”理念的深入实践和生态产业的不断发展,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交易中心将按照国务院要求,落实服务实体经济和搭建公平市场的目标,促进农产品定价及价值体系建设,助力我国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未来,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将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贡献贵州智慧和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态与经济将携手共进,绘就一幅生态共赢的画卷。

编辑:Arra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