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走进柏城镇,在农家院落、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总能欣赏到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独居特色的党建文化、淳朴和谐的幸福家园,总能遇到一个个党员为民服务、争先发展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职责,这些和谐的画面,均来源于柏城镇创新党建模式,搭建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
党建“一村一品”出成效
小河崖村是柏城镇苑家疃社区的一个小村庄,临近胶河,坐拥“白羊山”,每年春天,这里风光旖旎,是市民踏青游玩好去处。小村内,平坦干净的路面、整齐划一的绿化、粉刷一新的民居、党建文化气息浓厚的宣传栏……让小村显得格外有朝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一幅幅主题鲜明、生动简介的宣传画在五条主体街道两侧的文化墙上,更是特别引人注目。如今,“幽韵白羊山,秀美小河崖”已经成为了该村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游美丽乡村、赏胶河风光。
“一村一品”宣传册
据了解,2017年年初,柏城镇立足镇情,加强探索研究,创新推行“打造党建一村一品、一区一特,实现村村过硬、全镇提升”的党委书记创新项目,挖掘培育基层党建亮点,把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小河崖村地理位置优越、村庄环境优美、党建工作扎实,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品牌创建,以“幽韵白羊山、秀美小河崖”为创新主体,率先打造成党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制作了宣传画册、标志性宣传栏等,生动宣传本村历史文化悠久、党建工作朝气蓬勃的面貌,并在村内打造了党建、廉政、孝德、文化、新风尚五条主体文化街,把党建“一村一品”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同步提升。
与小河崖村一样,经过精心培育打造,柏城镇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脱颖而出。以“田园风光、党建新村”为主题的叶家屯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引进了琪琳葡萄园等现代农业项目,打造了集旅游观光、欢乐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新村;以“牡丹飘香、尚武大吕”为主题的大吕村,在天香牡丹园创新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驿站”,设立党员责任区,在旅游旺季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在村内打造了健身娱乐广场,绘制了武术墙,传承和发扬了大吕村的武术精神;以“创新服务模式、铸就党建品牌”为主题的柏城村,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站,开展特色服务,村每月印发《村民月讯》,送到每家每户,18年来一期不落,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知道村里的事,加大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力度,在慈善捐助活动中党员群众参与度高达90%。
大吕村天香牡丹园“党员服务驿站”
党员纷纷种上了自己的“责任田”
自2017年2月份以来,柏城镇将农村党员作风建设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主题的共产党员责任区活动,着力在“细、实、严”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严抓作风,并取得实效。
村村飘起“小红旗”
同年3月,高密市柏城镇店子村两个农户因种植大棚间小路过窄引起纠纷。此事发生在该村党员杨桂美的责任区,她积极出面调解,协商两户填沟铺路。事情解决后两户互致歉意,并承诺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柏城镇按照因地制宜、因需设岗、以人定岗、以岗定责的原则,依托村级党群服务站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区,开展定岗位、亮职责、作贡献活动。从全镇1144名农村党员中筛选出743名责任心强、威信高、年富力强的党员作为责任党员,共划分责任区510个,要求每位党员与责任区内的村民搞好对接,清楚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切实履行宣传党的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化解矛盾问题等职责,构建起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党员真心实意在一线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各支部依据村庄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党员数量科学划分工作网格。镇组织农村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承诺目标、完成时限,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对党员责任区进行评议打分
在农村党员中推行一线工作法,人手一本民情日记,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农村党员已在责任区走访群众2717户,与39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化解各类矛盾隐患279多个,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78件。
柏城镇以党建品质提升全面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全镇更好的落实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陶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