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消防全员岗位大练兵近日在大兴区举行,2400多名消防员在烈日下,向着自己体能极限发起冲击。
大练兵并非单纯的体能考察,23个科目模拟实战,既检验消防员的业务技能,也考验他们的团队配合。
枪炮协同进攻
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
灭火救援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枪炮协同进攻操考验的就是消防员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北京消防教育训练中心的南门外大路上,8名消防员共同参与的枪炮协同进攻操科目在此进行。在起跑线前,停着一辆水罐车,消防员拎着水带等待开始的口令。
8名消防员需要在140米的距离内,迅速将16盘水带、一支水炮、两支水枪,34个接口连接好,最后将水打到155米的指定位置。
“这个科目非常考验我们的配合,特别像是接口这样的小细节”。顺义消防支队南法信中队崔续星中队长刚刚比完,满脸是汗,“因为水阀一开,水压非常大,我们消防员必须跑得比水还要快,不然就很难连接水带了。”
记者观察一些队伍的比赛,因为接口不牢固,水压一下子便将接口顶开,断开的水带就像失控的蟒蛇,摇头摆尾。“这样的失误是要加秒的,我们刚才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成绩是1分36秒,算是稳定发挥,我们平时训练的最好成绩是1分29秒。” 崔续星说。
“我们练了半个多月,每天从早上5点,练到晚上10点,每个细节反复很多次,精确到每个人跑多少秒。”崔续星说,这个科目模拟的是像厂房火灾这种大跨度、大空间的救援,消防员到场后需要快速展开工作,“我们越快速稳定地出水,后面的救援就能越及时稳固。”
崔续星当消防员已有11年,在他当消防员的第三年头偷偷哭过一次,一名被困者被救出,但在送医前没有呼吸了,“当时有些自责,是不是我们再快点,他就能活下来了呢?”
自那之后,崔续星就和兄弟们经常偷偷加练,磨练自己的技能,“救援现场,速度和配合就是生命。”
纵深灭火救援
检验攻坚克难的能力
如果说枪炮协同进攻操体现了消防员的团队配合,那么同样是团队科目的纵深灭火救援操,则更多考验的是消防员在狭小空间攻坚克难的能力。
4名消防员需要扛着水带水枪穿过设置了障碍物的两条地笼,将“被困者”救出去,然后将水打到指定位置。
一名消防员先利用电锯将地笼的铁门锯开,瞬间火花四溅。狭窄的地笼仅仅容许一名消防员低头通过,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进入地笼后,一只水枪进攻,一只水枪掩护,两名消防员抬着担架钻过障碍挡板后,将被困的假人固定在担架上,抬着钻出地笼。
临近中午,气温升至33度,人在太阳下走几步汗就流下来,穿着战斗服比赛什么感受呢?比赛场地虽然环境嘈杂,但记者稍稍靠近,就能听到消防员从面罩下发出的急促喘息声,“呼哧呼哧”。
“战斗服加空气呼吸器一共四十多斤,热!” 胡嘉坤当消防员5年,来自密云消防支队太师屯中队,比赛一结束,他一把摘掉头盔,发梢挂着汗珠,小脸通红。“这个科目模拟的是建筑物内、地震等复杂火灾现场,我们需要在狭小空间内突破前行。”
“不怎么累。”19岁的田新去年入伍,是密云支队参加该项目的四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嘴上不喊累,但战斗服一脱,他的T恤早已湿透贴在了身上,“真正的灭火救援比这累多了。”
“这个科目我们练了一个多月,但有些需要配合的地方做的不够完美。”对于已经当了7年消防员,战斗经验丰富的班长林强来说,这一科目虽然只是火灾现场的模拟,但也需要认真对待,“训练的时候吃苦,救援的时候才能轻松。”
负重爬10楼
考核高层徒步能力
看完两个团队科目,记者来到赛场的另一侧,一座11层的训练大楼下。正在进行的是个人科目,负重爬上31米高的十楼。
所谓负重,除了上面提到的战斗服和空气呼吸器,这一科目还给消防员加重:拎着两盘水带,全套下来60斤左右。
消防员在听到开始的口令后登楼,在十楼的终点处,有人员负责计时。记者观察到,消防员在比赛中,他们将两盘水带夹在身体的一侧,另一只抓着楼梯栏杆,飞速上楼。
在比赛的间隙,记者测试了一下自己的速度,背着三四斤左右的电脑包爬十楼需要多久呢?经历了前三层楼的轻松和后三层楼的腿软,记者用时为1分32秒,而参赛消防员的最好成绩是53秒95!
“这个科目模拟的是楼房,特别是高层楼房着火时,电梯不能用的情况,考验的是消防员全套装备负重爬楼灭火的能力。”顺义消防支队南法信中队的班长黄雪源是上述最好成绩的创造者,这一科目的优秀线1分20秒,他超过了26秒多。
“这个成绩比我平时好,发挥得不错。” 对于自己为何能取得这一好成绩,皮肤黝黑的黄雪源自信地笑了,“这一科目需要腿部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我平时在健身房经常练负重杠铃深蹲,在外面会到一些居民楼爬楼,拿了第一名,算是厚积薄发吧。”
负重爬楼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经常遇到的情况,黄雪源说,自己曾遇过一起发生在12楼的居民火灾,为了尽快灭掉发生在厨房的火,他和同事负重爬楼,“当时腿酸的不行,感觉肺都要炸了。”
为何要带着两盘水带上楼呢?黄雪源解释道,有些高层居民楼有墙壁消火栓,带着水带上楼可以直接展开灭火工作。“有时候我们还会携带破拆装备,那玩意也不轻。”
跑!跑!跑!
挑战耐力与爆发力极限
奔跑,是今年大比武的一个主题。400米疏散物资救人、搬运重物折返跑、60米肩梯跑、5000米负重跑这些个人科目,更侧重于对消防员体能的考察。
400米疏散物资救人科目中,消防员需要先扛着120斤的假人飞奔,中途放下假人,一手拎起一只32斤的水桶继续狂奔,最后再换上30斤的煤气罐,这一项目需要良好的爆发力。
搬运重物折返跑科目,考验的是消防员在负重情况下的灵活度,每名消防员一手连拎着一个30斤的哑铃,在近20米的距离内折返4次。
60米肩梯跑科目,要求消防员扛起一个6米长,66斤重的木质梯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完60米,奔跑过程中,梯子触地则成绩无效。在耀眼的阳光下,消防员像一支箭,直奔终点。
这一科目的最好成绩由来自朝阳消防支队豆各庄中队的消防员李卓创造,9秒30。
“这个也没什么诀窍,从去年都冬天到现在,我在中队天天练。”李卓今年19岁,去年加入消防队伍,“硬要说取胜的办法的话,就是跑的时候要人梯同步。”
“一般二三楼着火时,我们会利用这个这个梯子进入建筑物内部灭火,也会利用它往下搬运伤者。”李卓说,六米梯在实战中经常用到,“除了辅助爬楼,有时候上树也会用到。”
李卓告诉记者,他在最近的一起取钥匙的警情中就用了六米梯,“老人在厨房里坐着锅,结果出门时忘了带钥匙,比起破门而入,利用梯子更省时省力,还不破坏门锁。”
5000米负重跑是最考验消防员耐力的项目,比赛时间也选择在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消防员需要背着20斤的氧气瓶,围着操场一圈一圈的跑下来。
“其实跑到最后考验的是我们的意志力。” 丰台消防支队西客站特勤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顺参加的是60人的指挥员组,他以20分14秒的成绩位列第一,“成绩说明了我的实力,也验证了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