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滚动 > 正文

北京一年来缴获毒品近70公斤,尚未发现芬太尼类滥用

记者从今天(6月21日)上午召开的2019年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900余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50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近70公斤。2018年,北京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同比上升1.9%。吸毒人员逐步向企业高管、演艺明星、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各行业阶层蔓延。

据通报,自5月份芬太尼类药品开始列管后,本市已进行细致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生过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流失问题,也未出现芬太尼类物质滥用案件。

群众举报涉毒线索1200余条

今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北京市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北京市公安局向全社会发布了《关于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的通告》,《通告》发布以来,首都广大群众对禁毒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参与度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毒品部门接受群众举报线索1200余条,同比增长31%,据此破获800余起,同比增长28%。抓获涉毒人员900余名,同比增长29%。缴获各类毒品近20公斤,同比增长32%。

今天来到现场的3名市民在首都禁毒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首都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极大的支持了首都禁毒工作,为首都禁毒事业贡献了力量。”据介绍,接到第一位群众的举报之后,北京警方于1月破获了一起10公斤级运输毒品案;2月,破获一起3公斤级运输毒品案;5月破获一起2公斤级运输毒品案,数量巨大。

吸毒人员向各行业阶层蔓延

警方对毒品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打击态势。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陶晶介绍,为严防毒品流入。健全“陆空邮”毒品查缉联动机制,海关部门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收缴各类毒品7.9公斤;铁路部门引入科技手段,先后查处涉毒人员68名;市邮政局加强邮件快件安全检查,收缴毒品海洛因3.8公斤。

同时,警方严打跨国走私。加大对来自“金三角”“银三角”等毒源地的走私毒品案件打击力度,缴获毒品31.35公斤。特别是,2018年9月,破获一起特大跨国走私可卡因案,捣毁一条从南美中转北京,转运香港、东南亚的走私通道,缴获可卡因24公斤。

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警方全面加大对第三代毒品,即新精神活性物质打击力度。据悉,2018年9月,市公安局对贩卖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犀牛G点液”群体开展集群式打击,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26名。

“我市毒品滥用群体仍呈增长态势”,陶晶坦言,2018年,北京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同比上升1.9%。吸毒人员逐步向企业高管、演艺明星、在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各行业阶层蔓延。针对愈加突出的网络涉毒问题,2018年,公安机关强化对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共破获网络毒品犯罪案件2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8名,缴毒10.2公斤。

今年5月1日起,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开始施行。陶晶说,自芬太尼类物质列管以来,北京市禁毒部门进行了细致摸排。

经核查,北京目前不存在芬太尼类药品生产企业,有芬太尼类药物销售资格的医药企业共有4家。在经销或使用芬太尼类药品过程中,本市企业、医院均执行严格的出入库和登记制度,截至目前,未发生过芬太尼类物质及前体流失问题,也未出现芬太尼类物质滥用案件。

全市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127件

市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市三级法院一二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127件,同比增长10.9%。

从案件审判情况看,本次毒品犯罪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毒品犯罪案件总体上升。大宗毒品犯罪时有出现,涉及的案由集中在贩卖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和容留他人吸毒。

二是被告人再犯累犯比例高,以贩养吸短期内实施的犯罪情况较为突出。

三是犯罪手段更加隐蔽,贩毒活动从人货合一转向人货分离,钱货分离的方式。联系方式由电话转向微信、QQ等网络工具进行,运输方式转向快递等。新动向对毒品收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下游犯罪成为常态。上游内部分工明确,下游微量化的贩毒越来越突出。五是涉毒种类更加多元化。出现了许多新毒品或者是混合毒品,呈现传统毒品、合成毒品第三代毒品叠加状态,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