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因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而罢其配享,钱唐为此抗言上书

提起来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很多人都会说是儒家思想,其实这个观点早在西汉的时候就被汉宣帝否认了。汉中宗孝宣皇帝和儿子汉元帝对此就曾经有过一番对话。据《汉书·盖宽饶传》云:“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但宣帝览奏大怒,下盖宽饶狱,盖宽饶举刀自刭。《汉书·元帝纪》载:宣帝的太子汉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唐太宗谓群臣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宋太宗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在乎宽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有天下者,可不慎之哉!”明太祖则主张“为天下者,文武相资,庶无偏颇。”以上诸帝所谓“文武之道”、“宽猛得中”、“文武相资”、“宽严相济”,讲的都是王霸之道。可见,“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已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主要方式。准确地说,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是外儒内法而济之以道,并非所谓的儒家思想。

韩非曾提出:“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寡闻从令”。著名的“三纲”也是韩非提出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诛臣,焉有过!”通观中国历史就会发现,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虽然“内法”,但也要“外儒”,给一切都披上一层儒家的外衣。可从汉武帝开始,真正的儒家思想就从来没真正实行过,董仲舒提出的儒家也已经变味,不再是先秦时期的儒家了。从这个角度看,“董仲舒,乱吾书”的话是没错的。

能体现出统治思想并非纯粹儒家思想的并不只有汉中宗的话,明太祖的一番举动也体现出了这种观点。

儒家主张把臣民当奴才的暴君,必须诛杀。孔子谓之:“汤武革命。”孟子谓之:“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革命一词,最早就是由孔子提出的。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此时,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元朝并未灭亡,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仍然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当年七月,徐达的大军攻克山东,朱元璋闻之大喜,立即给徐达下了一道命令,让徐达亲自去曲阜,诏令孔子第55代孙孔克坚来南京朝见天子。

众所周知,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对古代士大夫来说都是“至圣先师”,到了北宋时期,宋仁宗下旨,封孔子历代嫡子嫡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这个惯例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元朝入主中原后,学习汉人的制度,封孔子的嫡系子孙为衍圣公,并让他们在元朝任职。朱元璋称帝时,当时的“衍圣公”乃是孔子第55代孙孔克坚,他还有个身份,是元朝国子监祭酒。

徐达

徐达向孔克坚转达了朱元璋的诏令后,孔克坚非常为难。因为朱元璋虽然称帝,但当时元朝并未灭亡,孔克坚身为元朝官员,仍视朱元璋为叛逆。若贸然前去朝见朱元璋,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孔克坚做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决定,他以“重病缠身”为由,让自己的儿子孔希学代替自己去南京。

朱元璋见孔克坚不亲自来,当时就怒发冲冠,于是,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给孔克坚:“尔言有疾,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 不可也。”

孔克坚收到圣旨后,吓了一跳,再加上徐达的大军已经兵临通州,马上就打进元朝大都,元朝大势已去,孔克坚若再不表明立场,恐怕后悔莫及。因此,孔克坚赶忙亲自来到南京向朱元璋赔罪。朱元璋也知道孔克坚身份特殊,不可轻易怠慢,于是继续封他为衍圣公。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突然下令:“孔庙春秋释奠, 止行于曲阜, 天下不必通祀。”此令一出,满朝哗然,自古以来,孔子乃“至圣先师”,不管是帝王还是书生,每年必祭祀孔子。朱元璋把祭祀的范围缩小,分明是不尊重孔子。文臣们都强烈反对,刑部尚书钱唐的反对声最大,钱塘说:“孔子垂教万世, 天下共尊其教, 故天下得通祀孔子, 报本之礼不可废。”“侍郎程徐亦疏言:‘古今祀典,独社稷、三皇与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则无以生,非孔子之道则无以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皆圣人也。然发挥三纲五常之道,载之于经,仪范百王,师表万世,使世愈降而人极不坠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今使天下之人,读其书,由其教,行其道,而不得举其祀,非所以维人心、扶世教也。’皆不听。”

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钱唐这类说辞,但却也无法反驳,于是只得废除了上述诏令,“久之,乃用其言。”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饶了孔子,却又和孟子过不去。

宋朝以来,每年春秋祭祀孔庙,其实并不是祭祀孔子一人,许多先贤都享有陪祭资格。例如,孔庙中,孔子居中,右边是颜渊和子思、左边是曾参和孟子,这四人合称“四配”。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取消孟子在孔庙中的陪祭资格。这道圣旨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原来,朱元璋在读《孟子》时,对“民贵君轻”的思想十分不认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从平民的角度告诉国君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大大触怒了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坐了江山的朱元璋,加上他的文化劣势对知识分子所形成的先天嫉恨,自然要把孟子的牌子撤出文庙了。《明史》云:“帝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还下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但是孟子毕竟是“亚圣”,是儒生们心中的圣人,岂容他人玷污,即使是皇帝也不可以,时任刑部尚书的钱唐冒死入谏,自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时廷臣无不为唐危。帝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然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云。”

以上是《明史》的记载。民间史志关于此事,留下了更多细节。《三迁志》(约嘉靖年间)里说:朱元璋当日盛怒,“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钱唐进谏时,“舆榇自随,袒胸受箭”。

钱唐

“罢配享”是朱元璋称帝后第一次针对孟子。可能是考虑到王朝初建,不宜过分激烈以失天下人心,在钱唐冒死抗议后,“罢配享”一事不了了之。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命令刘三吾等人删节《孟子》。经过多次整肃,此时的明朝士林一片沉寂。次年,《孟子节文》删改完成,计划下发给全国所有州县,供学子使用,遂有时任御史的游义生带头站出来反对。

游义生触怒朱元璋,被投入狱中,未经正式判决而死,时年27岁。

孙芝与游义生是同乡兼同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进入太学,恰得见游义生反对删节《孟子》之举。游义生入狱后,孙芝提了饭菜前往击登闻鼓,“愿进一饭尽友谊”,因游在狱中骤死未果。

朱元璋驾崩后,朱棣永乐九年(1411年),孙芝起复为官,遂上奏请求恢复《孟子》全本,废除阉割版的《孟子节文》。

孙芝此举风险极大,毕竟《孟子节文》是朱元璋钦定的东西(永乐七年(1409年),尚有徐善述等人因自《孟子节文》中出科举题而被下狱,罪名是“偏题”)。但其奏请,最终得到了朱棣的认可。这与朱棣得位不正、强烈希望通过宣传“仁政”来巩固合法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即位之初,朱棣就在敕谕中说,朱元璋“拨乱反正,不得已而用刑”,但自己不同,“惟欲举贤才、兴礼乐、施仁政,以忠厚为治”。

至此,在明帝国大小学校使用了17年之久的《孟子节文》,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钱唐、游义生与孙芝的存在,也让万马齐喑的朱元璋时代,多少还留存着些许亮色。

可惜的是,为了掩饰朱元璋的劣迹,朱棣时代重修《明太祖实录》,删除了与《孟子节文》有关的记载;游义生和孙芝的事迹,也长期堙没于所谓的“正史”之中,仅于民间史志中留下只言片语。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