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和北伐遗志,其掌权之后,先后九伐中原,成为蜀汉后期挥师北伐的典型代表。随着姜维的老去,蜀中无大将的尴尬局面也逐渐暴露无遗,这个时候,姜维也有意识的提拔人才,其中一位勇将,成为其接班人。此人镇守汉中门户,却遭小人背叛,为国战死。
这个到底是谁?姜维作为诸葛亮收服的降将,一直备受诸葛亮器重,每次出征都亲自带着,晋升非常快。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在北伐的过程之中,姜维发现了一员勇将,叫傅佥。傅佥很有胆勇,姜维非常欣赏,战时选拔傅佥操练兵马,成为姜维的心腹。
从提拔傅佥之后,姜维每次北伐基本上都带着这位勇将。在姜维第五次北伐曹魏的时候,这个时候正好遇到曹魏淮南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昭,傅佥建议出兵长城,姜维也有此意,在长城鏖战中,傅佥击杀魏将李鹏、活捉王真。可见,傅佥勇武过人。
姜维七伐中原的时候,识破魏将王瓘假投降之计,令傅佥率二千投降魏军假作接应,引诱邓艾至坛山谷中。邓艾中计出击,傅佥、姜维、夏侯霸合兵大败之。姜维独揽军权,年年兴兵北伐,导致先前休养生息积蓄的一点国力,又被迅速掏空,也导致民怨很大,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加上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
而傅佥却被姜维安排镇守在汉中的阳安关口。而阳安关口是汉中的重要门户,是姜维汉中防御“敛兵聚谷”策略的重点。当时姜维依靠汉城、乐城,和阳安关口,可以将来犯之敌,消灭在汉中。
公元263年,司马昭举兵讨伐季汉,三路大军南下,当时姜维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的十万大军正面进攻汉中,当时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另派将军胡烈进攻阳安关口。而当时傅佥和另外一个将军蒋舒一起防守。大军来袭,傅佥以逸待劳出击魏军,坚守为主。蒋舒诡称出城杀敌,才是正道。傅佥信以为真,既未阻拦,也未设防。舒率其众出城后,直奔胡烈投降,胡烈乘虚袭城,傅佥格斗而死。傅佥奋勇力战,手下将士差不多都战死了,仰天叹道:“我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