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职业,他们服侍皇家、伴君左右,自然也就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事实上,古代就有很多大太监靠着皇帝的宠信而祸乱朝纲、为非作歹,为人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比如赵高、魏忠贤之流。不过也有一些太监谦逊本分,虽然少之又少,但是也确实存在,比如说王承恩,今天就来说说王承恩的故事。
王承恩,是明朝亡国之君崇祯身边的一个太监,同时也是崇祯最为信任的太监。在还是明熹宗在位当皇帝的时候,王承恩只是魏忠贤放在宫中的一个眼线。但是在明熹宗驾崩之后,崇祯即位,王承恩就开始忠心效力于崇祯皇帝,不再听从魏忠贤的指令。之后官级逐渐升级,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过他倒是没有干政,只是一心为皇帝着想。
一直到李自成即将攻进京师时,崇祯皇帝命王承恩提领京师守军,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在三月十九日的早上,李自成的部队攻破了城门,崇祯皇帝已然绝望,在周皇后和其她嫔妃自缢后,崇祯皇帝刺杀了昭仁公主,又刺伤了长平公主,最后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崇祯登上了煤山,选择自缢身亡,随后王承恩也选择了自杀殉国。
三天后,崇祯皇帝的遗体被李自成的士兵发现,其尸骨由遗老们装在柳木棺材中运至明十三陵。在满清入主中原后,统治者以极高规格将崇祯帝厚葬,并将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监安葬于崇祯帝思陵,让王承恩继续在九泉下照料崇祯。顺治帝继位后主动为其撰写了八百字碑文,专门为他立了一个石碑,念在王承恩忠心无二,后来乾隆也多次前往祭拜,以表敬意。
这也使得王承恩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葬入皇陵的太监,不过这也是每一个统治阶层都乐于做的,毕竟赞扬王承恩就是推崇忠诚。虽然明思陵规模小,但是不乏人们对这位逝去的先帝,和衷心的太监的崇高敬意。当然大肆表彰王承恩也是有清王朝有目的的。
最后插个题外话,据说当李氏朝鲜得知崇祯去世的消息时,全国上下一片悲恸,更是有一位朝鲜人千里迢迢、一路奔波到崇祯墓前,最终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去世。所以说,尽管崇祯帝上吊自杀的时候身边只有王承恩,不胜凄凉,但那绝不能说明崇祯帝不得人心、君臣离心离德。关于王承恩的故事您还有更多的了解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