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动态 > 正文

望城区积极探索“1334”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望城是长沙近郊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望城区由于老年人口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为解决高龄空巢老人多、经济供养水平低、生活照料负担重、精神需求满足难问题,望城区积极探索“1334”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2017年望城区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县,望城区以此为契机,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行规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 创立了“构筑一个阵地、搭建三个平台、打造三支队伍、创建四套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及“1334”模式,推动望城区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
 
  一、构筑一个阵地,夯实服务基础
 
  目前,望城区有公办养老机构14所,有民办养老机构6家,已建成13个高标准街道日间照料中心13个、7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4家农村幸福院和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了全区70%村(社区)。2017年实现了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90%的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养老服务设施,40%村(社区)建有示范性的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一)统筹部门资源共建。由街道社区无偿提供场地,阵地建设都配备了棋牌室、健身室、医疗保健室、餐厅、阅览室、休息室等功能室,场地使用面积均达到300㎡以上。同时,统筹文化、卫计、体育等部门资源,实现农村书屋、乡村文化复兴、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与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全市50%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就近合建。
 
  (二)利用闲置资源构建。充分利用废弃学校、厂房、村部旧址等闲置资源,将其改建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既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又满足了老年人开展活动的需求。例如湘江村投资100多万元,将废弃的小学改造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每天来这里的老人络绎不绝。桥头驿社区的一个爱心人士将2栋房子共1800多㎡无偿提供给社区作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三)链接社会资源援建。动员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回报家乡,一些爱心企业家通过出资捐物等方式支援建设。例如,乔口镇每天有100多人到日间照料中心就餐,老年餐桌的蔬菜由当地的爱心企业家免费提供,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搭建三个平台,拓展服务内涵
 
  (一)建设政府服务平台。制定了《长沙市望城区基本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制度》实行农村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针对65岁以上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完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政府按照300元、400元、500元三个不同的标准,面向专业养老机构或为老服务社会组织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制定了《长沙市望城区失能五保对象及特殊困难低保人员照料护理实施办法》,主要为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职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敬老院集中护理或委托社会养老机构护理照料和居家护理等方式,为城乡失能五保对象和特殊困难低保人员提供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确保其基本生活权益,多方面给予照料护理(①给予饮食照料,让其吃饱、吃好;②给予清洁照料,定期清洗衣服、被褥和房间卫生;③给予生活起居照料,包括喂饭、穿衣、上下床、如厕、洗澡等;④给予疾病照料,让其生病时得到及时救治;⑤给予安全照料,防范发生意外事故;⑥给予精神慰籍照料,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目前,望城区已有466位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协助老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公交爱心优惠卡、高龄津贴和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等业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项政府优待政策。
 
  (二)建设市场服务平台。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老人需求与市场服务的无缝对接。在行政村范围内及周边依托市场,联系加盟商,构建包括家政服务、电器维修、医疗康复、餐饮配送、物资采购等在内的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出行不便的难题。一是提高专业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全区新建的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交由社会力量运营,以前建成的60%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培育和打造了康乃馨、湖南发展侨亚、坤元社工等一批品牌化、连锁化、成规模的龙头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体,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坤元社工服务中心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后拥有50余专业社工和护理员,可为老人提供109项上门服务。二是社区制定助老卡或养老服务联系卡,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发放一张助老卡,记载有关业务部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商家的电话号码,确保老人一卡在手,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组织商家送米送油送服务。三是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机构,家门口的养老院。社区小型养老院能够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白芙塘社区康乃馨老年养护中心由以前住入住几个老人发展到现在入住20多老人。
 
  (三)建设互助服务平台。一是建好老年邻里互助服务。以老年协会为龙头,由“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军人、老先进)组建协会班子,发挥其群众根基厚、村民情况熟、组织能力强、威望地位高的优势,开展“银龄互助”活动。按照“性格相近、爱好相似、住址相邻”的原则,积极组织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与病弱困难老人就近、就便结对帮扶,提供守望互助、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矛盾调解等服务。二是开展空巢老人巡访服务。望城区将老年协会作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核心力量,加大投入和扶助。2017年全区已建立三级协会网络,共有村级基层老年协会128个,全区共投入128万元探索老年协会开展空巢老人巡访服务。出台了《望城区关于基层老年人协会开展空巢老人巡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依托老年协会和互助帮扶组织开展空巢老人巡访服务,按照老年志愿者一日一看,老年协会一周一探,党员干部联系人一月一访,社工一季度一谈进行,解决了空巢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精神缺乏安慰的问题。三是组建义工志愿者服务。主要针对大部分需要不定期钟点服务或精神慰籍的低收入老人,开展结对帮扶、爱心义务巡视等服务,重点为80岁以上老年人聊天、念书、读报,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和生活需求,并上门为不能行动的高龄老人开展精神慰藉服务等,从不同程度满足了老年人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目前,全区社区义工志愿者帮困结对有500多位老人,助老结对600多位老人。
 
  三、打造三支队伍,完善服务体系
 
  (一)培育老年活动队伍。各社区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腰鼓队、书法队、广场舞队、合唱队等文体活动团队,定期开展健身、打腰鼓、琴棋书画、唱戏跳舞等活动,吸引老年人广泛参与,不仅丰富了老年人晚年文化生活,还增强了社区老年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老年活动队伍还经常参与村民各项喜事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节目安排,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培训专业服务队伍。为日照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置1-2个公益性岗位,由专职人员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组建了专业的服务队伍,包括家政服务员、水电维修队、理发师、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律师等。目前全区有专业服务人员1000多名,涉及家政、医疗、法律、餐饮服务等行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基本建立了医疗契约服务关系,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特殊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健康管理等家庭医生服务。市区两级分级分类对社区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和实操演练的形式,提升专业服务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养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成立了老年志愿者队伍、医务人员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等五支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队,利用闲暇时间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料理、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康复理疗等服务。聘请德高望重,身体健康的老党员、老干部参加社区管理和养老服务工作,实现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引导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区参加志愿者养老服务人员已达4000多人,成为居家养老重要的骨干力量。
 
  四、创建四套机制,保障服务落实
 
  一是创建政府投入机制。2017年,望城区政府出台了《长沙市望城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和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对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行分级分类补助、老年协会巡访服务补贴以及日照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公益性岗位等。二是创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星级评定机制。出台了《长沙市望城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评定暂行办法》,定期对服务质量开展评估和考核,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评定分为A、AA、AAA三个等级。三是创建服务质量跟踪和服务效应评估机制。将运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一键通”在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的服务热线和上门走访座谈,及时收集老人们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各养老服务单位;在民政局设立服务投诉和监督电话,接受老人们的服务投诉和社会监督,根据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和服务对象投诉情况,对各服务网点进行服务效应评估。四是创建定期居家养老工作交流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执行情况,使居家养老服务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管理有序、运行规范。同时,由望城区民政局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季度工作交流,取长补短,整体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