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科技 > 正文

在香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多了一个对手

\

去年9月,港版支付宝(支付宝HK)和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达成合作,今年1月,港版微信支付(WeChatPayHK)宣布可连接信用卡和部分银行户口,这标志着两者的“香港布局”又迈出了一步(烧钱补贴大战从今年年初开始就一直没停过)。

为推广使用,支付宝在今年第一季度一鼓作气,联手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这个渗透港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囊括了地产、电力、通讯、电器、零售行业的香港巨鳄,接连推出多个迎新奖赏和优惠活动。

在线上,支付宝联合电能实业(隶属于长江和记)以及和记电讯国际,分别推出缴电费和话费功能。在线下,支付宝涵盖了李嘉诚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的百佳超市、屈臣氏、丰泽电器等门店。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同时,支付宝自己也深入到宝达街市等本土菜市场,甚至渗透到了本地人喜爱的赛马博彩、黄大仙烧香、扭扭蛋等活动。

老对手微信支付也不甘示弱。1月期间,使用WeChatPayHK在美心、一田百货等超市消费可享受满减。2月期间,麦当劳推出消费满25减10元的优惠;春节期间还发放了各式各样的红包,总额超过了1000万港元。

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是要下定决心深入香港移动支付市场。大手笔的“烧钱”在前几年的内地曾经出现,但现在,他们有了新的对手:八达通。

支付宝和微信的“敌人”——八达通

要说什么是香港人手一个的东西,那必然是八达通。早在上个世纪末,香港人就能凭借一张八达通卡片实现“现金化”。以公共交通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八达通,能消费的场所有很多:地铁、巴士、轮渡、商超、便利店、部分餐厅,甚至政府的收费隧道、住宅及商业大厦的门禁系统也能使用八达通。

跟据毅群市场研究2015年的报告,全港高达99%以上的人口拥有八达通,渗透率极高。虽然八达通在香港支付届具有垄断地位,总被媒体讨伐“安于现状”,但从去年开始,它不再固步自封。

去年,八达通有了新logo,也启动了换卡计划,向数字化发展。对于换卡计划,官网上是这么解释的:“新八达通以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新功能,包括网上付款,通过“O!ePay”账户将钱转入及转出八达通。

新(右)旧(左)两版八达通

其中“O!ePay”是八达通App于2016年推出的移动支付服务,功能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十分相像,包括线上购物和P2P转账,线下也通过二维码而非八达通机收付款。春节期间“好易畀 O!ePay”也加入了“烧钱”优惠和红包大战。

八达通App的功能和优惠界面

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卯足了劲的同时,八达通也开始转型,那么成效究竟如何呢?

据港铁2017年的业绩报告,八达通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30.5%,部分原因是“好易畀”庞大的研究和推广开支。而微信在今年年初发放的优惠和“利是”(广东说法,补贴和红包的意思)也预计超过了4500万港币。

“烧钱”是有效的,坚如磐石的香港移动支付市场终于有所松动。

就八达通App而言,2017年5月份在安卓的GooglePlay上的总下载量只有10万次,评分也只有2.4分 (5分满分)。而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总下载量超百万,评分也升高到3.5。就微信而言,在各种优惠的轰炸下,2月份香港的新增用户数超过44%。好易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市场占有率也分别升至了17%,15%,8%。

八达通App在2017年5月(左)和2018年3月(右)的评分

无论是联手李嘉诚的支付宝,信念十足的微信支付,还是本土产品八达通,它们都有资本通过“烧钱”的方式,试图改变港人的支付习惯,但没人能保证这势头是不是昙花一现,毕竟港人在支付方式这事儿上是“固执”出了名的。对于八达通而言,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过去的自己。

没那么容易张开怀抱的港人

香港人也不是真固执,而是习惯难改,又缺乏支付场景依托。

•便利性和习惯性

毕竟现有的支付方式,拍一拍八达通卡,已经是多年的习惯并且足够方便,他们何必大费周折,再多下载一个App,多耗费学习成本呢?

•缺乏相关场景依托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内地的成功,主要是依托外卖、网约车、网购这些日常的刚性需求,形成客户粘性,优惠推广只是助推力之一。但是地狭人稠,且线下商超餐饮密集的香港,这些应用并没有发展起来。

不过,说到场景依托,八达通卡片依托的地铁场景正「后院起火」。「搞事情的」,也还是支付宝和微信。

隐藏的宝藏:公共交通场景

2017年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不约而同地宣布和港铁合作,乘客能通过专门的购票机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扫码购票。从罗湖和落马洲站开始试点,并陆续在尖沙咀、尖东和铜锣湾等站铺设。

这看似在受众范围上是一小步(毕竟扫码购票的乘客还是以内地游客为主),但在战略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因为这不仅涉足了八达通所依托的领域,而且进军了公共交通场景,这块隐藏的宝藏。

先说一个小段子。

一个香港「阿Sir」曾和墨腾聊到用八达通破案的经历:一起凶杀案中,警方发现凶手遗落的酒瓶,是用八达通购买的,通过调取这张八达通的数据,凭借地铁和公交的出行记录,确定了凶手身份,最终抓到了他。

地铁、巴士、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场景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宝贵之处在于它所承载的线下出行数据。

用户的公共交通出行数据,就像共享单车的“最后一公里”一样,是线下数据中举重若轻的一环,对于未来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和ofo之争(滴滴投资ofo却还要推出自有品牌;阿里只能拿到共享单车作为质押,却还要借贷给ofo以扩大话语权)是一样的道理。

未来的“战场”将在哪些场景中展开?

说不定,2018年是香港移动支付的转机之年,谁能进一步促使香港用户更改支付习惯,在市场争夺战中取得一席之地,依旧未知。墨腾认为以下几点是今后重要的战略方向,而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开始布局了:

1.攻下八达通卡片未涉足的场景

•非企业类型的个体商户收付款

由于八达通和信用卡的手续费较高,一些茶餐厅、小店、报刊亭和市场只接受收现金支付,这都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支付宝也的确从街市开始入手了。

•出租车司机和小巴

早年八达通有意打开出租车市场,但由于香港的士是私人运营,且司机们大多年长,更习惯现金支付,尝试以失败告终。但HKTaxi、优步、滴滴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入驻后,情况有了转机。

现在,香港日均有两万单手机叫车服务,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已入驻的士,支付宝接入的的士已占比总量的10%。

2.提供便民实用的功能

比如余额宝等小额金融理财、跨境汇款等。据JDPower的研究,微信支付在受访者中获得了最高满意评级(7.7/10),其广泛且实用的功能是部分原因。

香港8大移动支付App功能比较,来源:MoneyHero.com.hk

3.因地制宜,贴合当地民众的日常习惯

一个例子是购物集印花。香港港人对收集印花换取商品乐此不疲,这个爱好伴随着一代代的港人。而支付宝也开始针对这个爱好给予优惠。

不过说到底,这场商战的核心也不是争夺市场份额,不是扭转用户的习惯,而是如何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方便,这才让他们接受移动支付的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