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文化 > 正文

温馨又解渴的家长会该怎么开?

双向奔赴助力学生成长

程秀华

学校单向输入的“一言堂”式的家长会,是无法触动家长思想情感的,久而久之,家长会便成了家长的负担,索然无味,严重制约了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导致家校更是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学校可深掘家长会潜在的价值,让“会”的味道淡下来,让对话交流的氛围浓起来,激发双向奔赴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力。

问计所需备目标。家长会无论是班级的、年段的,还是全校的,组织者一定要先确立好会议目标。目标要从问计教师、问计家长、问计学生等多个维度进行不同形式调查研究来确定。例如,我校通过向全体家长发放问卷方式了解所惑所需,统计中发现有80%的家长很想深入走进学校,全面了解任课教师和孩子成长情况,这便是学校召开家长会目标拟定的逻辑起点。通过本次家长会,让家长实实在在地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看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从而理解支持学校和教师工作。

基于目标备内容。紧紧围绕家长会目标,要选择明确、具体、丰富的内容资源,让确定的内容素材体现“四性”,即主题性、系统性、系列性、针对性;彰显“四有”,即有看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做头。以上述确定的目标为例,在其驱动下,拟定出家长会主题,并确立4个板块的活动内容:一是走进校园听纯美少年说文化,二是走进社团看学生们个性特长表演,三是走进班级看孩子们“基础+创新”系列作业成果展示,四是走进家校大讲堂点评交流听看后的所思所想。

指向效果备实施。采取什么方式落实内容、达成目标,这是家长会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家长会的主体是家长和学生,不能让主体处在被动听讲的状态,这是效果最低的做法,所以学校对家长会进行了改革创新,要根据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年级、不同孩子、不同问题探索总结出了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如成长展示型,让学生做主角,会前教师进行指导,会上全员全方位亮相,这一类型就是鉴于前面目标内容学校选择的家长会方式,极大吸引了家长的眼球;专家解惑型,把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问题提前提供给聘请的专家,请专家会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答疑;亲子互动型,把“爸妈,我想对您说”及“孩子,我想对你说”话题布置给家长和学生写成书信,召开倾情交流会。还可以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我校特色亲子操《鼓荡中华魂》就是家校合力的作品,家长敲鼓,孩子表演,震撼全场,学校社会影响力也由此得以提升。(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经验

教师教学述评为家长会增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基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开展家长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落实全面育人要求。

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学业发展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基于此,我们召开了“一对一”述评家长会。“一对一”述评家长会是由教师在每个学生全学科、全素养的过程性评价记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述评的方式,于学期中期、末期或学生有需求的任何阶段,由班主任教师向家长“一对一”进行学生综合素养达成情况反馈的述评制度。

这种“一对一”述评方式,能让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一对一”述评家长会的评价工具来源于孩子的过程性评价表,教师根据孩子阶段的课堂表现、社交发展能力、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及知识掌握程度等,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别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成长进度,并提出具体优化方案。

基于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我们还召开了创新型的“圆桌论坛”家长会,教师从“一言堂”“唱主角”转变成家长会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家长从“被动倾听者”转变成了家长会的主角,深入参与到家长会的互动活动中,让家长真正成为共育者。

“圆桌论坛”家长会常在破冰游戏中展开,核心环节是围绕主题及细化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讨论,分享自身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经验及困惑,组内安排记录员,以小组海报的形式展示家长观点。最后推选各组家长代表发言,班主任做最后的总结、提升,并给予策略及教育路径的指引。

同时,教学述评方式也在实践中更加多元化,形成了“教师评语”“学生自评”“学年(期)综合素质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也可以直接面向学生,使学生本人能够定期从教师那里获取其品质、学业等维度的全面评估情况,促进学生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自我,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改进策略,提高品质,实现自我发展。(作者周尔娟系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左鹏系该校执行校长)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