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烈日下的坚守者:地质人用汗水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徐辉):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席卷燕赵大地。在高温“烤”验下,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工作人员在张家口张北县金家营一带开展石墨矿普查项目,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七、八月份的夏天,是张家口坝上草原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却也伴随着难耐的高温,扑面而来的热气让人窒息。烈日当空,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承揽的河北省张北县金家营——郝家营一带石墨矿普查项目正在紧张作业。

7月20日一大早,韩继春、袁雪超等工作人员分别前往工作区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因为工作区与驻地间隔较远。他们往往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区开启一天紧张又忙碌的工作。

连续的高温天气,对于需要进山开展地质勘查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面临着体能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遮阳帽、面纱、长袖,让他们与这个炙热的季节格格不入,常常出门没多久,汗水就湿透了他们的衣服,工作服成了名副其实的“汗服”,即使他们“全副武装”,也还是因晒伤而“挂彩”。

在高温下野外作业,补水降温是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项目组组长冯景志介绍,为了避开高温,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争取中午前返回驻地。“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是必备用品,每个人尽可能地多背一些矿泉水。”

即便是采取了多项防护措施,还是有工作人员出现了中暑的症状。七月初的一天,因为天气炎热,工作区域处于低洼地带,空气流通不畅,工作人员覃林出现了头晕、恶心的中暑症状。“抹了清凉油、喝藿香正气水,把他搀扶到阴凉处,之后回撤到驻地,所幸身体很快恢复。”冯景志说。

烈日炎炎,这支平均年龄二十多岁的团队经受住了烈日“烤”验。读取、记录、分析,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仪器,井然有序。一个区域取完样品来不及休息就赶往下一个工作区,身上的负重也越来越重。每个石块样品重量在2公斤左右,有时候一天采样40余个,工作人员就分担背着样品前往下一个采样点。冯景志说:“用一身汗水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很值得。”

据冯景志介绍,项目组已经奋战了两个多月,通过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本区石墨矿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并初步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冯景志表示,接下来项目组将在58.67k㎡的工区内开展激电中梯测量、钻探等工作,为该区实现更大的找矿突破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资料。“这一项目的开展,可以摸清石墨矿在张家口地区的分布,为下一步石墨矿的开采提供了数据支持,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