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从“国防绿”到“电力蓝”:“寿阳工匠”郑宏杰的13年成长路

中新网晋中8月1日电 题:从“国防绿”到“电力蓝”:“寿阳工匠”郑宏杰的13年成长路

中新网记者 陆祁国

用完午餐回到办公室,郑宏杰翻出来当兵期间的照片、学习笔记看了一遍。脱下军装穿上供电工装13年来,郑宏杰每年“八一”当天都要完成这个“规定动作”。

“14年的军旅生活,13年的供电工作,我喜欢以这种方式把记忆中的无数碎片串起来,提醒自己扎实做好本职工作。”郑宏杰说。

1995年,郑宏杰应征入伍。服役期间,他曾荣立三等功一次,两次被授予“优秀士兵”称号。2009年,退出现役的他被安置到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寿阳县供电公司。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伊始,郑宏杰被安排到原临汾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学习1年。“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郑宏杰说,虽然在部队服役期间从事后勤管理,多多少少和“电”打过一些交道,但他很清楚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很多。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郑宏杰的学习劲头很足,成绩提高明显,在校期间就被任命为变压器运行检查班班长。

再次回到工作岗位,郑宏杰先后在电能信息采集、营销岗位历练。2015年,他被任命为寿阳供电公司西洛供电所所长,2020年转任羊头崖供电所所长。

“郑所这个人,退伍十几年了,身上的军人标签还很明显。”羊头崖供电所职工赵建光说,经常带头攻坚克难的郑宏杰,总把3个字挂在嘴边:跟我上。

去年夏天,寿阳县遭遇强降雨。一天下午,羊头崖片区一条10KV线路突然断电。为排查线路故障点,郑宏杰把供电职工分成3组,每组3人,其中一组由他带领,冒着大雨分段排查。

“最艰难的不是大家都变成了泥猴,而是半夜蹚过一条激流。”羊头崖供电所职工侯瑞明回忆,郑宏杰拄着一根拉闸杆率先下水,然后指导大家互相拉拽着相继过河。

从当日17时许到次日凌晨3时许,大家在雨幕中徒步30多公里,终于找到故障点。1个小时后,故障排除,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郑宏杰喜欢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搞一些实用的小发明、小创新。

以前,很多供电职工在夜间使用拉闸杆时,需要一名安全员配合照明。由于拉闸杆操作期间会有一定的晃动,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喊着“往左一点、往右一点”,提醒安全员做好照明配合。

“这只是其中一个难题,更大的难题是强光照明设施经常会因为物体阻挡而产生阴影。”西洛供电所职工李珍林介绍。

发现这个问题后,郑宏杰借鉴手术室无影灯工作原理,在拉闸杆上面安装了4个照明灯,附带一个充电宝。如是,“无影照明拉闸杆”问世。“花钱不多,非常实用,不到100块钱就解决了问题。”2020年,郑宏杰创新的该项目被寿阳县总工会评为三等奖。

“嵌入式低压瓷瓶固定件”创新项目也出自郑宏杰之手。

寿阳一些农村的供电线路敷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导致低压瓷瓶老化,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脱落。

有些低压瓷瓶需要更换,往往因为螺丝锈蚀而拧不下来。好不容易拧下来了,新瓷瓶的固定螺杆又比原来粗,只能绑扎在旧瓷瓶的固定杆上面,难以紧固。这是供电职工遇到的另一个难题。

“郑所创新的是U型铁构件,有了它,我们无需拆除旧瓷瓶,可以直接把新瓷瓶牢牢固定在旧瓷瓶旁边。”2021年,郑宏杰创新的“嵌入式低压瓷瓶固定件”荣获晋中市总工会三等奖。

“我搞这些小创新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获奖。”郑宏杰说,他搞创新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少停1分钟电,就能让民众早1分钟拥有光明。

2021年,郑宏杰被寿阳县总工会授予“寿阳工匠”荣誉称号。目前,他正在研究改进涉林电力配电箱自动灭火灾及报警设施。

“人生,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郑宏杰说,他很认同这个理。(完)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