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历史 > 正文

周瑜为啥不服气诸葛亮

赤壁大战之前,《三国演义》最好看的是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斗智斗勇的情节,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甭提多引人入胜了。总的说来,儒雅风流的富二代周郎周公瑾压根就不服气农民工诸葛亮。其实,周瑜自有他的道理,我东吴再不济,还有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十来万人马的军队,你刘备、诸葛亮将不过关张赵云,兵不过三千两千,寄人刘琦篱下,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就凭你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来和我们联合抗曹,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最让周瑜气不愤儿的,是咱想出来的一个个锦囊妙计,都让你村夫猜出来了!合着就你比老周技高一筹,非要压俺一头不成!于是,周瑜妒火中烧,发誓要除掉这个土老帽,不然必成我江东(周瑜)大患!

那么,周瑜不服气诸葛亮,真是因为嫉妒心吗?

老郑以为绝不尽然,或者说主要不是嫉贤妒能,而是另有因由。主要原因也不是一个槽头拴不了俩叫驴,而是政见不同,一言不合就动杀机。周瑜完全不赞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的三分天下的主张,那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周公瑾与诸葛亮一样也有自己的大局观和战略预测,纵观天下大势,有孙曹两家平分秋色就够了,刘备还一点气候都成呢,踩着高跷装大个儿,就不怕摔掉了大板儿牙!他认为,孙吴应该趁着曹操忙于平定北方的空档,集中兵力图取荆襄九郡。站稳脚跟后,再徐图西川之地。然后,以万里长江为界,与曹操南北抗衡,一旦兵强马壮,立刻进军中原,消灭曹魏,夺得天子,一统天下。

现在看来,周瑜的这个主张,这个战略思想,并不比三分天下的思想差多少。孙权若是个有为的君主,采纳了周瑜的战略方针,称霸天下也不是痴人说梦。马云说得好: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那样的话,也就没有“第三者”刘备、诸葛亮什么事了!

但智者千虑,终有一疏。当时单凭东吴的力量无法抵抗来势汹汹的百万曹军,而被曹军吃掉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东吴必须有外援,有可联合的力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虽然弱小,却有与曹军对阵的经验和勇气,东吴别无选择。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一下抓住了周瑜的软肋。周瑜是既不服气,又无可奈何,所谓英雄气短,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们只有联合起来,互相借力,才有赢下赤壁大战的希望。周瑜耿耿于怀的是不想让刘备、诸葛亮趁机坐大,最好的办法是在合作期间,找个合理的借口把诸葛亮搞掉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两个人在洽谈联合用兵之际斗起了心眼儿,周瑜想着法儿要把孔明的人头拿下,诸葛亮总是巧妙的躲过暗算。为了保住孙刘联合的的大局,不和你一般见识!当然,所谓的“三气周瑜”桥段只是演义故事的艺术加工,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周瑜和诸葛亮还是一对难得的知音,也有惺惺相惜的一面。何况,赤壁之战那么大的一场水上大战,没有文武全才的周瑜的指挥运筹,换个人也许就没有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我们不能把周瑜看成是鼠肚鸡肠之人,依然是大将风度,就像苏东坡在词中描写的那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郎的才华和英雄气质,诸葛亮是从内心里佩服的。您说,诸葛亮过江吊周瑜的那篇惊世骇俗的悼词,给周瑜的评价是不是小高他爷老高了!如果周瑜不是短命,孙刘联盟能够坚持下去,有他二人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徐图中原,兴复汉室,那么,未来真的不是梦,应该是改变了航向的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