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企业 > 正文

京东2017-2018发展研究报告:“零售科技”转型该如何应对假货困扰

2018年是618电商节的第9个年头,从最初的京东店庆日大促销,618逐渐演变为继天猫“双11”之后的又一电商狂欢节,以及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窗口。

作为618电商节的创造者,京东迎来了全年盈利之后的第一个618,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618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时间上,从6月1日延长至6月20日,从提前一周预热到提前近三周就全面启动;在策略上,京东不再强调促销概念、不谈品牌活动,而是“把618打造成为一次零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大阅兵、一场创新零售科技的集中展示以及无界零售的深度实践。”

这是中国新零售进入全面大战一次新的比拼,也是京东发展战略一次全新的调整。京东将2017年定义为“承前启后的转折之年,也是继往开来、持续精彩的一年”。在这一年以来,京东布局无界零售,对商城体系进行了组织升级,重组电子文娱、大快消和时尚生活三大事业群;京东物流独立运营,进军区块链;2018年,京东从“科技零售”向“零售科技”转型,并与谷歌达成战略合作,国际化战略全面启航,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这一年以来,京东也充满各种挑战与争议,比如GMV增速放缓、市场份额下滑、用户增长遇到瓶颈;同时,京东也陷入“二选一”争议、黑稿风波、六六事件、茅台调包事件......这些挑战与争议时刻考验着京东。

2018年6月19日,京东公布618战绩,18天累计下单金额1592亿元,创下了新的高度。不过,对比去年京东618交易额的1199亿元,其增速为32.7%。对此,摩根史丹利(MorganStanley)、花旗银行(Citibank)、八六证券(86Research)等多家海内外知名投资及券商机构均发表报告指出,京东618成绩远没有达到预期。

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20年高速发展的经验,以及当前在转型过程面临的机遇与困局,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给予中国企业更多启迪。其中,2017年6月18日到2018年6月18日,是观察京东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和重要窗口。

日前,新时代商业报道(ID:shangyebd)推出《京东“零售科技”转型背后的机遇与挑战——京东2017—2018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分析京东在过去一年中在电子商务、无界零售、物流、金融、公关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观察京东在实现盈利之后战略布局、企业管理、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中的机遇与挑战。

以下为该研究报告内容节选,探讨京东面临的假货困扰以及应对措施。

京东假货困扰与应对措施

伴随着电商的兴起,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数不胜数,给品牌生产商和电商平台、消费者造成损害和困扰。假货被比喻为电商的“阿喀琉斯之踵”,是电商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无论是天猫、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传统电商,还是拼多多等社交电商都无法避免。

对于电商假货现象,京东的态度颇为坚决,“对假货零容忍”是其经营理念,京东商城的定位明确提及“正品低价、品质保障”,从2013年就开始就加大自营商品的直采比例,从源头严把质量关,减少销售渠道中的产品质量衰减。

刘强东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京东没有假货,没有卖过假货”。而对于商家售假处理,2017年3月,刘强东曾表示:任何一个商家只要敢在京东平台卖假货,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破产。

\

对于销售假冒商品的商家,京东具体的应对措施是:永久性关店,巨额罚款(发现一件罚款100万),并配合移送国家相关行政机关进行调查。

不过,在假货泛滥的电商行业中,京东也未能真正做到杜绝假货现象。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价格、质量、售后服务》显示,京东上榜假货名单。

而在2018年315前夕,也发生了“六六事件”。3月13日,六六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无赖京东》一文,称其朋友程茉在京东全球购平台购买了某款护腰枕,标价1489元(美国官网售价109.95美元),卖家发货的是另一款(美国官网售价33.6美元)。六六称,在投诉发生后,京东客服态度蛮横,回应是“发错货”,拒假一赔十,只能退货退款,甚至篡改数据,修改了其与商家的沟通记录。

此事一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起初,京东方面回应称,六六的文章中大量引述了关于消费者与京东客服沟通的内容,经过调取录音和其他原始资料发现,内容存在多处严重不实,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

3月17日,此事发生反转,京东集团CMO徐雷在微头条回应了此事,称将会对此案例消费者——六六女士的朋友程女士遇到的消费问题负责到底,并对程女士表示由衷的歉意。直到六六和其朋友接受京东的道歉,此事方告一段落。

在六六事件中,虽然京东不承认“假货”而称为“发错货”,但这样的回应也饱受市场争议。事实上,京东回避承认“假货”也并非第一次,2017年2月,《财新网》报道称,“有市场人士从瓶标和酒的等级两个方面,指责京东拍卖涉嫌拍卖假拉菲。”京东方面则回应称,拉菲古堡特制和拉菲古堡为两个独立品牌,不存在假货一说。

六六事件之后,关于打假方面,京东也出了新举措。4月26日,京东集团与国家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方面展开合作,深化国家质量提升指导意见,持续提升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手段深入推动扶优打假合作。

不过,5月份又发生茅台调包事件;6月初,澎湃新闻也报道了一名消费者在京东自营买到假货后,辗转多地,耗时一年才打赢官司漫长的维权之路,以及京东不承认错误的态度。

这些年来,京东以“品质”为定位、“对售假零容忍”,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也持续推出了各种打击措施,但实际上并未能真正做到杜绝,这一系列事件也是对京东的一个警醒。

当下,保护知识产权,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打击电商假货是其中举措之一。正因如此,京东一旦出现假货问题,以及表现出刻意掩饰的态度,往往对京东品牌造成的损害更大,这显然与京东主打“品质”定位是背道而驰的,当前京东正处于向“零售科技”转型之际,如何正视假货问题,进一步打击假货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