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科技 > 正文

努力开创新时代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8年我市要继续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重点交通设施建设。图为青环路及青山大桥。 (本报资料图片 黄维业 摄)
今年要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南宁五象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工作。图为五象新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本报资料图片 五象新区供图)

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六大升级”工程,推动全市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产业园,进一步发挥基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培育和提升南南铝加工研究院、富士康东盟硅谷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加快高新区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推动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支持发展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动工业提质发展。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重点做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三篇文章,不断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提升三大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着力打造以富士康、瑞声科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南南铝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源正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以中车为龙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以柳药、海王、培力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领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积极培育发展以高端铝材、石墨烯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容提质,积极发展飞地园区,加快县区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对工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实施“引金入邕”“引资入邕”,推动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邕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平安银行南宁分行、国富人寿保险公司开业运营。深入实施“电商南宁”工程,加快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抓好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华润集团、研祥智谷、泰康集团、中民投集团等企业项目建设。顺应消费新趋势,实施“互联网+服务业”,发挥高铁、地铁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和服务企业工作。继续保持适当的投资强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扩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实体经济投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等补短板领域投资,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国家支持领域投资。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让更多好项目落户我市。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公益性项目建设,力争区市层面统筹项目完成投资750亿元以上。策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自治区统筹计划。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直部门服务、支持园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治区和市本级减负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放宽市场准入,创新民间资本参与方式,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强农,坚持绿色发展、品牌引领,积极开展“三区三园一体”创建,推动农业发展从增产向提质转变。务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深化“产村互动、农旅融合”建设模式,升级打造一批县、市、自治区、国家级示范区。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流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建立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提升农村金融改革覆盖面,加快农村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加快县域发展。大力实施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县域发展环境,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在全区争先进位。落实自治区有关市管县财政管理要求,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市县协同发展。加强县域与中心城区的产业联动,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积极培育休闲旅游、新型农业等产业。着力解决县域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完善能源、农田水利、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能力。要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加快重点镇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小镇,打造一批产业重镇、文化旅游名镇。

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以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为重点内容的宜居乡村活动,谋划启动幸福乡村活动,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兴、服务优、基础强、环境美。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改圈重点任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动力

持续推动深化改革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坚定改革方向,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确保与全国全区改革步伐一致。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投融资、财税等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试点和混合所有制试点,健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从便民惠民的地方改起,积极推动“小切口、有实效”的“微改革”“微创新”。扎实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改革试点,形成更多“南宁经验”。强化党委(党组)抓改革落实的主体责任,健全机制,加强督察,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加快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开放是南宁的根本出路,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拓展“南宁渠道”功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建好用好开放平台,服务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促进“两会”平台价值链向精细化、专业化延伸,提升经贸合作实效。加快推进南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完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综合运输网络,积极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研究建立邕广深合作直通平台,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集聚作用,积极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引进一批实力强的外向型企业。

加快建设美丽南宁 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南宁五象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工作,加快推进总部基地金融街等片区建设,统筹新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确保今年核心区基本成型。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长线和3、4、5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以及东西向快速路西段、高速公路改快速路、凤岭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交通设施建设,统筹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试点建设。建成邕宁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加快邕江两岸综合整治,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景观带。高效推进园博园建设,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提升城市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彩化水平,推进五象岭森林公园、江南公园等一批公园建设,加快“三街两巷”、棚户区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社会化,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便民利民服务管理体系。深化“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持续整治市容环境,加强共享单车等新事物的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持续深化“礼让斑马线”活动,让礼让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承办好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西津、大王滩等湿地公园建设,推进脆弱地区生态治理,维护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完成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动南宁教育园区等项目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大通铺”等突出问题。积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扎实推进健康南宁建设,支持市儿童医院、市第二福利院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推进县乡医疗一体化、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健康养老模式。统筹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深化“互联网+”社保服务,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继续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电视剧《朱槿花开》等一批文艺精品,推动南宁图书馆(新馆)等项目建成使用,推进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全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法治南宁建设,加快电动自行车管理、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等领域立法,加强基层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健全公共安全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坚决打击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加强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巩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