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日喀则市中支金融服务边境小康村建设发展
日出时分,西藏日喀则古汝村边境小康乡村建设施工现场已是热火朝天,只见几十辆工程机械正紧张有序作业,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也不绝于耳,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扬起滚滚烟尘。
古汝村党支部书记达娃介绍说:“正在建设的是边境小康乡村项目,将新建轻钢装配式结构民居74套,配套解决排水、电力、通讯、道路、乡政府、卫生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古汝村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村之一,地处日喀则市亚东县堆纳乡辖行政村,东与不丹国接壤,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村居民74户412人,主要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古汝村基础设施落后,气候高寒缺氧干燥,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医疗卫生和通电通水等都是村民需要面对的生产生活难题。201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602.6元。
现如今,古汝村作为西藏先行示范建设的边境一线村居,通过旅游观光点收费、岗巴羊繁育基地建设、援藏项目资金等,正逐步实现小康村目标。2016年,古汝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在西藏率先脱贫“摘帽”。
2018年,人行日喀则市中支以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和惠农“一卡通”推广为主抓手,重点做好金融服务日喀则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边境小康村的建设,不仅仅是盖新房、住好楼,还要把群众周边的金融服务搞好,让群众出门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人行日喀则市中支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说道。
据了解,人行日喀则市中支针对古汝村现阶段还没有银行网点的情况,协调当地农行支行设立了1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服务点和惠农卡,实现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牧民手中,有效解决了金融惠农工程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18年5月底,助农取款服务点发生交易68笔,共计金额11.24万元。
玛永村为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村之一,位于日喀则市仲巴县,全村居民81户263人。仲巴县拉让乡玛永村牧民香客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范围为旅游接待综合服务,为前往西藏阿里朝拜神山的印度香客提供服务。该合作社起初只有6户人家入股,不仅工人数量少,经营规模小,销售渠道也十分有限。人行日喀则市中支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安排银企对接,推动农行日喀则分行为该合作社发放贷款500万元,用于进一步支持合作社经营发展。
据了解,人行日喀则市中支重点加强边境农牧区“钻金银铜”四卡和建档立户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证”的识别发放工作,以“四卡一证”为载体,为边境村民生产生活发展建立信贷“绿色通道”。以古汝村为例,截至2018年5月底,共向48户发放了贷款484万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边境小康村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经合组织和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以经合组织为例,向仲巴县拉让乡玛永村牧民香客专业合作社贷款500万元;以致富带头人为例,为亚东县下司马镇春丕村巴桑拉姆受理贷款110万元;以扶贫龙头企业为例,为亚东仁青岗商贸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