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电”照亮小康路
汪依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湖北咸宁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返乡创业人员阮玉霞看着生意蒸蒸日上,满脸笑容地感慨着。
8月22日,在通山大畈镇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炒麻机正在一锅锅炒出香喷喷的芝麻,搅馅机正在将十几种原生态食料搅拌成馅泥,烤饼机上不时地出炉一锅锅金黄面皮的麻饼……有10余台机器运转不停,40余位工人们各自娴熟地忙碌在岗位上。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10余人的小作坊。
大畈麻饼过去一直是以作坊传统手工模式生产,因温度、火候、天气等多种因素,也只能季节性生产,导致大畈麻饼的产量一直上不来。作坊经营岌岌可危,好多工人都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2017年,咸宁供电公司对通山农网改造投资9908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电力线路229千米,低压改造线路289.7千米,安装总容量2135千伏安的变压器188台,全面解决了通山县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力助推当地生产经营迅速发展。
“现在的生活,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果不是电力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我和其他村民会一直漂泊在外。现在事业家庭两不误,真是实现了人生最美好的梦想!”阮玉霞说道。
“收入会比去年翻一翻!”咸宁白水畈村利民合作社负责人游晓清一边看着订单一边和工人们说道。白水畈有着特殊土质和水源,出产的萝卜水分十足,酥脆甘甜。但长期以来,白水畈的萝卜都是小面积种植,想要靠萝卜致富,就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产业,但是灌溉却成了问题。白萝卜从播种到出苗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每天都需要浇两次水,以前一户一天挑上200来担水是常有的事。
2017年6月,咸宁供电公司勇挑重担,组织施工人员分秒必争,在白水畈村萝卜种植地扎营忙碌起来。施工人员每天都自备干粮,几个窝窝头就着自家腌制的腊鱼和麦氏香干,一干就是近2个月。随着工程的结束,一排整齐的电杆立了起来,村里架起了数百米的低压线路,抽水用电终于有了保障,村子里的萝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千亩。
由于解决了灌溉的问题,2017年,白水畈村萝卜获得了大丰收。2018年,北京、武汉等地的菜商更是提前订购,络绎不绝赶往白水畈,仅利民合作社一天就可以卖出几万斤萝卜。
“多亏了咱电力公司,萝卜销量可观,我们的幸福指数一路飙升!”说起农网改造带来的喜悦,村民李建国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