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经中共中央决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同志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1955年12月出生,福建尤溪人。曾任福建省三明市市长,浙江省衢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台州市委书记,2007年4月后任杭州市市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常务副省长,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4月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2016年10月任北京市代市长,2017年1月任北京市市长。
老朋友蔡奇
从福建,到浙江,再到北京,一直以来,蔡奇绝对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物,他的风度翩翩与幽默风趣都让他在媒体圈里广泛圈粉。对于《小康》来说,蔡奇是老朋友了。
在《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上,蔡奇主政的杭州被评为十大休闲城市之首。蔡奇也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小康》杂志的感谢。
而后,蔡奇曾出席2008年、2009年两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该论坛由《小康》杂志社、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世界休闲组织联合主办。论坛吸引了国内外著名休闲专家、休闲城市市长、相关企业家与会,也吸引了诸多媒体到会采访报道,对整个休闲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蔡奇在论坛上发言,他表示,休闲是需要建设的,《小康》杂志社作为一家媒体,对休闲产业的关注、对休闲建设的自觉意识很值得肯定。这个论坛不在于它的轰动性,而更重要的是把许多专家学者、把我们大家集合起来,把我们各方面的思考集中起来。集中也是一种进步。
在蔡奇的美好祝愿下,如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已走过了10个年头,而中国各地方城市的休闲产业也在论坛的带动下稳健发展。
就在2008年当年3月的“两会期间”,蔡奇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身份接受了《小康》记者的采访。蔡奇特别关注和认可《小康》,在众多媒体要求采访时,唯独接受《小康》独家采访。有意思的是,《小康》记者在这次独家专访蔡奇后,也成为了其他媒体采访的对象。
主政杭州期间,蔡奇最关注的就是民生问题,在他看来,“杭州是把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的,民生问题比GDP更为重要。”
蔡奇带领杭州市政府各部门主抓杭州市社保、住房、交通、环境等各方面民生问题,为杭州市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民生基础。
他当时就向记者表示,“杭州的发展,应当用世界眼光来谋划未来。杭州的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的城市,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活品质之城。”这样的眼光是相当长远的,在杭州市各届政府的努力下,现在的杭州无疑正实现了蔡奇当年的谋划。
微博上的“大V部长”
2011年8月,蔡奇又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身份接受了《小康》杂志的采访。此时的蔡奇被全国人民广泛认识并关注,源自“温州动车脱轨”事件,在事故发生后,蔡奇连发数十条微博,通报现场救援情况。
在最初的微博消息中,有一些不太准确的现场报道和伤亡人数反映。但很快关注这一事件进展的意见领袖们,纷纷转载蔡奇和郑继伟的微博作为准确消息源。著名媒体人杨锦麟认为:浙江省几位高层在微博上不断发放讯息,提供外界诸多关切问题的官方答案,此举在其他重大交通事故或危机处理过程中甚少见到,值得一赞,也值得推广。但事故现场诸多旅客利用微博发布实时现场情况,官方若不主动提供讯息,就更加容易陷入被动境地。
公开信息,在蔡奇看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上微博后不久,蔡奇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是种好形式。现在是信息社会,政府工作要适应形势。你做的事要叫人不知都难,还不如主动应对。公开是个法宝,一公开就透明,既可使工作得到公众理解与支持,又是接受社会监督过程。要做到公开并不容易,但只要面向基层百姓的没什么不能公开的。更在于随时听取意见改进自我为要。”
此外,蔡奇还写了一系列的“先锋趣事”,揭秘组织工作中的内容。他给组织部的官员们讲一个观念:须明白开博比不开博好,发声比不发声强,沟通比不沟通优,微薄之力是不可估量的。
曾经的蔡奇,一度以粉丝数量超千万级的“大V网红”形象,活跃在微博上。还记得2013年时,蔡奇频频更新微博,一次,一位浙江人在他的微博上抱怨“儿子常陪领导喝酒”,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蔡奇随即回复这位母亲:“告诉我你儿子在国税哪个单位?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这段对话当时在微博上热转,蔡奇也被越来越多的网友熟悉。
浙江省委组织部推进“阳光型”组织部门建设,不仅积极引入新闻发言人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长与网民在线访谈,还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带头开通了浙江组织工作微博,创办了浙江组织工作网和党建手机报,在增强群众对组织工作知晓度、参与度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也正是由此,蔡奇领导下的浙江省委组织部于2011年,在由《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获得“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2014年后,曾经的“大V部长”赴京履职,“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之中。
执政北京,面对治霾重任
2016年10月31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蔡奇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在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对于蔡奇的介绍中,第一次以官方的方式,透露了蔡奇此前两年的履历——
郭金龙说,“蔡奇同志是福建尤溪人,1955年12月出生于福建永安,曾担任过福建省三明市市长,浙江省衢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台州市委书记,2007年4月后,任杭州市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常务副省长,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4月任常务副主任(正部长级)。”
频繁的调任、调岗,也锻炼了蔡奇的能力——用郭金龙的话说,蔡奇“政治敏感性强,对党忠诚,经过多岗位历练,领导经验丰富,熟悉党务和经济工作,政策理论水平高,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改革创新精神强”。的确,自去年10月至今,蔡奇执政首都,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治理。
北京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实施了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包括6项内容:扎实推进“清煤降氮”,燃煤总量由现在的1000万吨降至700万吨以内等;着力抓好高排放车管控,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严格管控外埠过境高排放重型柴油车,再淘汰老旧机动车30万辆。在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划定低排放区,不符合国Ⅲ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律禁止使用;加大工业治污减排力度,关停退出5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清退2570家“散乱污”企业;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实施更加严格的督察检查;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努力推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蔡奇说,要根本解决雾霾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有耐心和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既不回避问题,也不过度承诺。希望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治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大气质量会一天天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