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北京援疆故事】动起来的“黑板”——新疆和田地区一中北京援疆教师张文彬的故事

就像深林中的百灵鸟,几声啼叫便将沉闷的林中世界变得生机盎然一样,采访中的细节会让采访者迸发出决定写作成败的灵感。采访张文彬给我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他到和田地区一中刚上岗教学时的一段稍纵即逝的讲述:

或是觉得已成学校的规矩,授课时间一位班主任找到张文彬说:“挑几个学习不好爱睡觉的学生去搬桌椅。”

“你看这些孩子学习都很好,也没有爱睡觉的。”他有礼貌地拒绝。

“一个班总有几个吧?”

“学习是学生的工作岗位,就像教学是我的岗位,如果我走了,您怎么办呢?”

不卑不亢的拒绝结束了对话,孩子们继续上课,就像从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他也并没有将拒绝挑选差生出课堂劳动这件事作为叙事的重点,但我却感受到这条细节包涵的阔大的信息量。这个年轻人的朴率、善良、正直、聪敏,书生意气中带着理想主义的气质,都扑面而来感染了我。当然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但引起我思考的是,他的拒绝实际上为学校带来了一股新风,一种当代教育学全新的理念,这就是教师要把学生看做人类的生命体,教育的责任是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

好吧,让我们走进张文彬援疆的人生世界。

校园里雄阔的教学楼,标准的运动场,恬静的小树林,笔直的林荫道,当你进入到和田地区一中校园时,是不能不被这所边陲小城学校的美丽与现代气息而赞叹的。毋庸置疑,这是国家多年支援新疆建设的结果。这所学校不仅是新疆自治区的重点中学,而且招收的是百分之百的维吾尔族学生。无论教室内还是校园中,孩子们礼貌、谦恭、庄重,望着你的眼睛总是闪动着聪慧与天真的目光,让你不由自主为他们散发出的独到气质而欣喜。他们不输北京任何学校的孩子。

2018年9月初,张文彬作为北京支教工作队的一员到了和田一中。他从少年时代便向往神奇的西域,现在他告别了母亲、妻子和两个年幼可爱的女儿来到新疆,怀着的则是完成传递薪火的历史使命。采访中他告诉我,早已沁入肺腑的援疆情结让他出发前便做好了从思想到行动如何为维吾尔族孩子传授知识的准备,当进入校园看到环境如此之好,方感到雄心是需要沉淀的。

志怀高远的人从不会停滞发现与思考。由于他能力与精力的胜任,先后出任了学校教导室主任、教研室指导员,教师国语培训强化班副班主任,还担负了初三的化学课。他的故事就是从第一天为学生们上课开始的。

接手教学班后,他发现学校的化学课竟无实验给学生们做。因为边疆特殊情况的化学药品管制政策,实验药品近乎没有;仪器也不全,有的仪器甚至还封着没开包,根本无法开展实验课。化学是通过实验给予结论的学科,学生的化学素养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譬如红磷燃烧是什么颜色,描绘的语言再生动准确也不似实验中的亲眼所见,就像沙漠,只有站在沙丘上你才体味到它的浩瀚与严酷。

更令他不适应的是,塑料黑板上的板书写不清楚字,后排学生读板书非常吃力,这令老师的板书浪费了许多时间。由于没有辅导资料,还要在黑板上给学生出课外作业题,学生再抄写,完全挤掉了课堂的练习教学,致使大大减少了每节课的课容量。他曾想到了多媒体教学,因为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视机,但一了解,虽然不少教室曾经配有多媒体,可从没有使用过,现在也已年久失修无法利用。

实际上这些问题反映的正是教学观念的陈旧。百年前西方现代学校传到中国,与中国书院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中国式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教育援疆的重头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向边疆学校传递现代教育理念。出现问题是勤于思考人的兴奋剂,张文彬开始思考了,没有实验的化学课怎样才能上好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我能做点儿什么呢?他不断地询问自己。

为让读者更了解张文彬的思想,我先讲一个曾经发生的小故事:

2011年3月,日本大海啸破坏了福岛核电站,核燃料泄露污染了沿岸海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随之在我国境内竟引起了一波抢购碘盐的风潮,民众一怕将来的海盐吃不得,二传碘盐可以防辐射,于是不仅大型超市,连路边小店的碘盐都被抢购一空。中国知识分子的守节、爱国、济世的使命品质让张文彬坐卧不安,他是个小人物,可自认是个化学教师,有责任出面帮教民众解惑。于是他做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用化学知识给学生讲解抢购事件中那些不科学的传闻。学生虽是小众,但反响强烈,很快用学得的知识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

张文彬总像一个斗士那样生活着,这次我们看看他是如何面对问题的。

我拜访了张文彬在北京援疆人员宿舍楼的住所,那是个一室一厅厨卫俱全的单元房,看得出北京市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张文彬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援疆的老师们可以经常在一起相聚讨论问题,他的房子也是个沙龙聚会点,当然也给了他静心独立思考的天地。实际上他从接受教学课这天起便开始了思考。

他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可以直观替代化学实验的办法;二是替代板书解放教师的手,增加课容量;三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多媒体教学,转变灌输式教学观念,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每天下班后便在网上寻找信息和办法。他还想到了娘家,向他的首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领导和石景山教育学院的专家汇报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征求他们的意见。山泉叮咚作响汇成了溪流,溪流穿山透地聚成了小河,蜿蜒欢腾的小河最终汇入了奔流入海的大江,张文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苦身焦思,一个完整解决矛盾的办法终于脱颖而出。

真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想到的办法就是电脑游戏控们常使用的“无线同屏器”。这种同屏器可以和手机、电脑连接,通过无线传屏将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包括在线电影传送到显示屏上播放。他设想,如果用无线同屏器将教师的手机与教室的电视机连接在一起,只要经过一定的操作训练就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不用实验也可让学生们看到实验视频,所做的电视课件也可以使用,就连学生的课外作业也可用视频展示给他们,这样减少了黑板板书,大大增加了课容量,学生们更可以在课堂与教师互动,打破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他先将想法讲给担任校长助理的援疆化学老师于颖。于颖不仅支持他,而且高兴地表示要与他一起做实验。他向京东网下单购买了两个同屏器,在等待送货的那几天,竟有了农村小孩子盼过年的感觉,即兴奋又焦急紧张,期望早一天货到进行实验,但又有实验失败的担忧。

边疆天高路远,接到快递员的

电话已是十天后了。终于拿到了翘首盼望的同屏器,下班后他兴奋地回到驻地,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根据使用说明开始了各种试验。安卓系统手机怎么连接?iOS系统苹果手机怎么连接?笔记本怎么连接?用什么样的手机APP能更好的展示PPT?手机不支持的视频用什么格式转化软件更简单?同屏器还能实现哪些功能?

憧憬于为他人的幸福而忘我工作的乐趣,是可以让周围的一切都隐遁其形的。他心无旁骛地根据设想进行各种实验,直到把想到和可能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之后,方从思维的苦海中脱身上岸,这时已是新疆时间下半夜的四五点钟了。

被戈壁沙漠包围的和田难有三日无风沙,可这天天亮后却是个晴朗的瓦蓝天,带给张文彬的心情也天高云远欢愉悦然。他应该高兴,我从一个采访者来说,使用同屏器进行教学固然有解决当地教育难题的动因,但如果取得成功便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首创,意义超越了解难本身。当然高兴还包含了他的自信,一夜的工作使他有信心在课堂的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

他走进了教室,用同屏器开始了第一次课堂实践。他一如既往的镇定,不让孩子们看出他内心的激动,这毕竟是新生的事物,像胎儿一样第一次来到世上,只企盼着它的哭声震耳欲聋。他早已做好了实验视频的课件,当堂在电视上演示,对着视频给学生们授课。他给学生们出题当堂解答,然后将他们中的典型答案用手机拍照,直接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再与学生们互动,让他们看着视频听他的分析讲解。一堂课下来不仅课容量成倍地增大,而且活动的视频清晰、真实、生动、新颖,令学生始终在求知的兴奋中与他一起完成授课。

下课后学生们围过来,纷纷用不甚流利的国语问:

“老师,这个神奇的‘小尾巴’是什么高科技?”

“老师,这是从北京带来的吗?”

“我们以后的课还会用这个神奇的‘小尾巴’吗?”

“别的老师也可以用它讲课吗?”

他的眼睛湿润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问题感动了他,他明白同屏器授课取得了成功!

在采访中我也被他的成功感动了。为了证实所讲的真实性,我到一中进课堂亲身体验他使用同屏器授课,看到他用手机与教室的电视无线连接演示,看到学生的习题在他手机的拍照下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这动起来的黑板,我像学生们一样从内心涌流出神奇的激动。

成功还要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当天晚上张文彬敲开教研室主任、援疆教师沈忠诚的宿舍门,向他寻求帮助。张文彬取出同屏器边演示边向沈忠诚讲解同屏器的使用原理和利用同屏器解决当下学校教学难题的办法。沈忠诚认真听完后,有如学生课上接触同屏器时那般激动,兴奋地对张文彬说:“这真是个好东西!我会尽快组织教研组长会,你要过来给大家做同屏器的培训。另外,你帮我先买五个,我要送给一中的老师!”

为了充分展示同屏器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与应用价值,向全校推广同屏器教学,张文彬又进入紧张的完善与总结工作。国庆节后,他在于颖和沈忠诚的帮助下,先后在年级组长会、新入职教师培训会,以及MHK强化班等教师活动中推广和培训使用同屏器的教学方法。同年12月,学校为他组织了一堂校级同屏器的教学公开课,正式向全校推广。2019年5月,他向自治区申报“同屏器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项目,和田一中为此成立了课题组。

我注意到这个时间点,从他2018年9月初进入和田一中,到“十·一”国庆节日后,仅仅一个月他完成了发现问题、想出无线同屏器教学的办法、购买同屏器、课堂实践成功、开始向全校推广的全过程。至申报自治区课题项目与成立课题组,也仅入疆八个月。聪明与才华已不能概括他的成绩,成功展现的是他对援疆教育事业与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一片火热的心!

愿动起来的“黑板”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图。

作者:马镇(原农工党中央党刊《前进论坛》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