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宋清辉:海信收购东芝或存风险

宋清辉:海信收购东芝或存风险

海信4.5亿收购东芝加速国际化进程

长江商报消息 跨国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企业时间成本

本报记者 柳莺

去年底,日本东芝公司宣布将电视机业务转让给中国海信集团。据最新消息,这一交易近日已经全面完成。

3月1日,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获得收购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VisualSolutionsCorporation,以下称“TVS公司”)95%股权的收购审批,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已完成股权转让手续。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日前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购东芝电视业务,海信从中可以获得渠道、技术资源,例如海信得到了包括东芝商用、广告显示器等产品的专利以及东芝的技术研发团队,有利于弥补海信在部分专利上的缺陷。但最终能否为海信所用,后续产品和经营才是关键所在。”

收购东芝或存风险

海信收购TVS公司已经连续动作了好几个月。资料显示,海信电器于2017年 11月14日审议及批准了《关于收购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 股权议案》。那时海信计划的收购价格是不超过 129.16亿日元(约人民币 7.98 亿元),而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的交割金额为76.82亿日元(约人民币4.53亿元)。

据资料显示,TVS公司主营东芝电视及各种周边产品(包括商用显示器及广告显示器),并在日本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在电视画质、芯片、音响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

3月7日,记者联系到海信电器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知记者:“此次收购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

不过,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截至2017年6月30日,TVS公司总资产为7.37亿元人民币,总负债却高达16.27亿元人民币,净负债额度达到了8.90亿元人民币。此外,除了资不抵债外,TVS 每年还在巨额亏损。

而从海信的经营情况来看,收购TVS也存在着风险。2017年10月24日,海信电器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减少48.96%。而二季度海信电器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跌39.2%;一季度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跌49.4%。也就是说,海信电器净利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

宋清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亏损的东芝电视业务收入囊中对于海信现在的发展来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收购东芝电视业务,海信从中可以获得渠道、技术资源,例如海信得到了包括东芝商用、广告显示器等产品的专利以及东芝的技术研发团队,有利于弥补海信在部分专利上的缺陷。但最终能否为海信所用,后续产品和经营才是关键所在。”

中国家电企业抢滩全球市场

据知名调研机构奥维云网最新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彩电零售销量为4752万台,同比下降6.6%,这个数据创下了2003年以来最大降幅。另一家数据机构中怡康,则给出了销量同比下降8.1%的更悲观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家电巨头开始不断把触角伸向国外市场,通过整合国外家电巨头的商标使用权来开拓国外市场。

此次海信收购TVS的交接仪式上,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也表示:“海信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加快国际化进程。”

而此前,海信公司也和日本夏普公司签署了协议,获得夏普电视机商标在北美市场的使用权,海信也收购了夏普在美洲的部分工厂。

除了海信以外,其他家电企业也正在抢滩国际市场。青岛海尔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7年1-9月海外整体收入 507.4亿元,占比43%,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原有海外业务(不含GEA)收入增长20%,其中南亚市场增长49%、欧洲市场增长29%、中东非市场增长29%、澳洲市场增长19%。

而据美的集团2017年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外市场营业收入554亿元,占总营收44.5%,国外市场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77.05%。

家电行业观察员刘步尘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家电企业这几年在海外市场营收比前几年有明显的进步,这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这几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取得不少成绩。“近几年来,跨国收购是中国家电企业进行国际化的重要道路,通过收购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国际化发展,缩短企业的时间成本。但企业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使被收购企业真正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原标题:海信4.5亿收购东芝加速国际化进程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