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贵州:从贫困户到村干,一个打工小伙的逆袭之路

在茂兰镇比鸠村有一位名叫刘端的小伙子,他打过工,当过贫困户,但他不气馁,通过自己的双手成功脱贫。还被推选为村里的副主任,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这样的“逆袭”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

事情从2010年开始,当时的刘端只有19岁,父亲突然的去世让整个家庭的重担空降到了他的头上,人生的方向似乎迷失了,他选择了打工的生涯,这样的日子并不能让人踏实,家中读书的妹妹,多病的母亲,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让远在他乡的刘端难以抛开一切专心工作。

\

浑浑噩噩的三年打工生涯转眼就过去,2013年,当爷爷因重病悄然离世,那一刻起,他恍然发现如今的家中他已是唯一的男子汉,三个最亲的人身边不能没有他,就这样两手空空的回到家中。

\

2014年,因家庭变故而一贫如洗的家,生活基本开销都成问题,于是乎他硬着头皮递交了贫困申请书,因学、因病并列入贫困户。当时的他并没有坐等、依靠、伸手要,而是通过自己双手从装修工人做起,闲时利用自己在外打工对电子商务的熟悉,做起早期的农村电商店,为全村群众充值话费、代购等业务从中赚取外快,就这样一年下来收入可达2万多元,那一年也正值妹妹大学毕业,家里负担一下子缓和了许多,“贫困户”这顶帽子他是一分钟也不想戴着,年底评议时他毅然决然地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书,他说:“最难得日子熬过去了,现在脱贫有路了,我不想再顶这个头衔。”

就在那一刻,村里群众对这位励志的小伙子的好感已渐渐萌生。真正发生转变的是在2015年,刘端当时除了正式挂牌“比鸠村农村淘宝店”义务免费为群众代购等便民服务外,他不忘初心,想起自己当贫困户时的艰苦日子,自发带领贫困群众做起了劳务输出工作,先后从农村排污管道整治到后来的焚烧炉建设,他一共带领了90余名贫困群众走过大大小小近10个项目工地,实现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700元,共计25万元。

热心、上进又懂管理,还带动村里其他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有了劳务输出这条路子,村民们的收入稳定增加,2016年底,比鸠村村民大会召开,刘端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副主任。一上任,刘端就谋划着要把劳务输出合作社办起来,更好地对接市场。

2018年年初比鸠村已经有超过80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刘端,这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村副主任,现在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身份——劳务输出合作社社长,怎样去迎接市场的洗礼,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是他将要面对的新课题。

刘端说:“村里面已开会讨论,大家对这个合作社期望很高,计划书也做好了,过完春节我们要大力地把这个项目实施起来,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广大的村民参与进来,努力地致富奔小康。”

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