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这个女子有兵味

初春的东北野外,依然寒气逼人。笔者在雪地里咯吱咯吱踱了近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222医院野战医疗队训练休息的消息。

    “你好,我是姜海宁……”刚下训练场的主管护师姜海宁摘下防护面罩,一团雾气散后,笔者总算看清了面前这位久闻其名的“拼命三郞”:娇小利落,白净秀气,衬着发梢冰冻的汗珠折射出的光芒,再伴着训练后深喘的哈气,怎么看都是一个弱女子。

    医院政委蔡增壮告诉笔者,姜海宁自2006年成为医院首批文职人员后,不但自始至终把自己当成“兵”,还把自己比作部队的“媳妇”。她说,既然跟部队“领了证”“进了门”,就得一心一意做好部队的人,只有把自己定位成“兵”,才能作好强军事业的坚强后盾。

    采访的气氛刚热乎起来,训练集合的哨音便响了起来,原本想替她请个假,趁着热乎多聊一会儿,可姜海宁没等笔者开口,便“腾”地站了起来,说了声:“不好意思,我得训练了!”拿起装备一溜烟跑回训练场,这股麻利劲儿还真带“兵样”。

    “课目,野外救护综合训练……”随着指挥员课目的下达,姜海宁虽然个头不高还趟着雪,但队列动作有板有眼,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下功夫。据了解,让姜海宁最难忘的就是新训的那些日子,以前每次保障新兵入伍训练,她一有时间就和新兵一起训练,这才有了标准的队列和战术动作,就为这还吃过不少苦头。

    2007年12月,姜海宁参加为期3个月的新兵医疗保障任务,在一次五公里训练结束后,姜海宁着了凉,第二天高烧39摄氏度,脑袋迷迷糊糊、浑身酸软无力。然而,姜海宁并没有请假,因为那天她必须为新兵注射疫苗,否则疫苗放置时间太久,药效就会减退。等把这300多支疫苗打完,姜海宁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大家都说这个“虎妞”有兵味。

    随着演练进行,最考验战术素养的伤员救治与后送课目拉开序幕。穿过层层硝烟,低姿奔袭20多米的姜海宁一个侧身扎进雪里,厚厚的冰雪几乎将她掩埋,看得笔者也跟着钻心凉。娇小的身躯拽着担架向伤员匍匐而去,检查、包扎、固定、后送,没一会儿,姜海宁双手冻得通红……看到这一幕,笔者心里一阵感动。

    可谁知道,姜海宁在去年3月就已经被调离临床一线,负责后勤采购工作。人在后方却抢着干前线的事,像这样的“自讨苦吃”在去年还有不少:组建应急保障医疗队,姜海宁成了5名非现役文职人员中的一名,天天“泡”在训练场;驻地发生汛灾后,医院成立应急医疗队,得知名单上没有自己,她直接找到医院领导请缨:“2010年,我参加过同地区的汛灾后医疗保障任务,我有经验,让我去吧!”姜海宁母亲术后第3天,当她得知医疗队要迎接考核的消息,心中即使有万般不舍,还是把母亲托付给了亲戚……

    “她为啥会这么拼?”一旁督战的医院院长高云对笔者说:“军人的荣誉感催生出她的使命感责任感,硝烟味闻多了就有了‘兵味’,正是这一次次大项保障任务的锤炼,让姜海宁有了‘兵’的素质,有了‘兵’的情怀。”

    演练依然在继续,已经36岁的姜海宁正背着一个伤员向卫生所急袭,厚厚的积雪让她的脚步有些踉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