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华夏小康网  >  小康人物 > 正文

潘强:创新没有天花板“双创”领域大有可为

从2014年进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到如今在分子铁电体方面的研究达到世界前列,“95后”的潘强只用了4年。

通过学校的“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知名教授实验室”计划,潘强在大二时就进入熊仁根教授团队、游雨蒙教授课题组进行分子铁电体方面的研究。2017年,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他和团队所设计并经熊仁根教授与游雨蒙教授所指导的项目——《面向多晶态及薄膜应用的多极轴分子铁电体研究》成功夺得特等奖,潘强更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其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了《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dvanced Materials》上,影响因子分别为13.858和19.791。

\

潘强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本人供图

8月24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之际,潘强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感悟化学魅力 坚定科研决心

人们都说,潘强如今的研究成就已经超过了很多博士生。在潘强看来,这些都要感谢当初的坚持。

最初进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时候,潘强和大多数大学新生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人生感到迷茫和困惑。

大二学年,潘强有幸聆听了熊仁根教授所作的题为“从歪瓜裂枣到对称性破缺”的演讲报告,熊仁根教授的演讲让潘强对铁电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借着学校组织‘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知名教授实验室计划’的机会,我进入了游雨蒙老师课题组开始接触铁电体方面的研究。”

后来,在课题组的学习与实验让潘强进一步领略到了铁电体的魅力。经过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潘强在铁电体合成与性质研究方面做出了几项成果,并且也取得了不少荣誉和成就。真切感受到化学魅力的潘强,默默在心里坚定了走科研之路的决心。

\

为了科研,潘强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实验里,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人供图

实验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成功的研究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大量的实验也意味着大量的试错。

有时候,仅仅是某种原料多加了0.001g,或者是pH值差了0.1,又或者温度差了1℃,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潘强与团队成员为了找到并排除干扰实验的微小因素,可能需要耗费几天甚至数周的时间做上几十组对照实验。“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着方向不断向前,即使毫无进展也不能躺在原地、自我放弃。”潘强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的准备过程中,虽然经历过多次实验失败,但潘强从不气馁,他认为,“实验应该看作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寻找成功的过程。每一次的失败应当看作又排除了一种不可能、离成功又近了一步,而每一次成功应当看作是很多次失败后的幸运,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停滞不前。”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是一个需要不断锻炼、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为了把科研成果完美地展现在“挑战杯”的评委们面前,原本不善言辞的潘强开始努力在演讲上下功夫。

练习,修改,再练习,再修改。演讲超时了,潘强就一遍一遍删减讲稿,逐字逐句精雕细琢。身体紧张,仪态不够大方得体,潘强就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纠正自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在潘强的努力下,答辩圆满结束,他和团队一起做的项目也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的特等奖。

科研需要信仰

从大二到现在,潘强一直跟随熊仁根教授和游雨蒙教授进行科研工作,两位恩师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他。

“恩师们的教导,让我知道科研没有捷径可走,要始终保持对未知问题永恒的冲动与追求,要不断自省我们之于祖国的价值与意义,用科技报国的初心激励前行。”潘强认为,单纯的兴趣和好奇不足以支撑起任重道远的科研道路,做科研需要自始至终的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

潘强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本人供图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他勉励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潘强认为科技创新正是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建功立业的地方。潘强表示,“作为95后,我们从出生起就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以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绝不该是享乐的一代。青年是科学的希望,也是强国的力量。创新没有天花板,大学生在‘双创’领域大有可为。”

如今,潘强正在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尽管未来科研道路还很漫长,但潘强科研报国的初心仍在,“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钻研与努力,真正让新型分子铁电材料在信息存储、仿生微纳机械、柔性电子器件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大放异彩,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