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乡村旅游特色化。依托张铁匠锡壶展示馆、小仉村史馆等历史文化工程示范点,深入挖掘锡壶工艺、乡村风情、村史记忆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和串联镇域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发展基础,积极筹备第二届锡壶文化节,打造文化休闲、健康养生、学习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乡村经济品牌化。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培育基地,认真搞好策划包装,打造“沙河香”黄金梨、白莲藕、花生、地瓜等12个绿色食品商标,提高农业特色产业影响力,增强产品收益。
三是乡村环境宜居化。借助“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行动开展的有利契机,组织派出所、城建办、工商所等部门骨干成员,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已拆除违章建筑8处,清除违章广告牌、小广告120余处。
四是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书记“突破”项目,新确定村集体经济项目21个,年均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8万元,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党建基础不断夯实,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个,修缮活动场所15个,66个村全部更新了门牌,20余个村更换了制度牌,保证了党员日常活动的开展。